第02版:要闻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1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天津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开启试运营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1月01日   第 02 版)

  本报讯 记者仝晓波报道 2023年12月28日9点45分,内蒙古雅海能源在天津国际油气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天津交易中心”)成功完成920吨LNG资源的预售,验证了智能交易平台的安全可靠,也标志着天津交易中心进入试运营阶段。

  试运营首日,该交易中心实现交易量超过8400吨,交易额近5000万元,交易模式涉及挂牌交易、竞价交易、仓单交易、产能预售等。

  根据国际经验,建立天然气交易中心至少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一是靠近产地;二是本身就是管网枢纽地;三是临近消费地。天津作为京津冀乃至北方区域的能源枢纽城市,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指导下,大力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共同保障,多气源的供应格局,建有国家管网天津、中石化南港、北京燃气南港三座LNG接收站。同时,天津还拥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优势、产业的基础优势、科技教育的人才优势、港口的贸易优势,以及城乡空间的资源优势等,具备建立油气交易中心的必要条件。

  “经过多年谋划筹备,天津交易中心终于步入商业运营阶段,这不仅在交易中心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我市在优化能源资源配置、及时发现和传递价格方面开展的一次有益探索,是我市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助推油气行业市场机制改革的一次重要实践。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业内同仁和各界朋友的支持帮助下,天津国际油气交易中心一定能建成具有广泛影响力、行业引领力的能源商品交易平台,逐步形成天津价格、中国价格。”天津市发改委能源处处长刘奎建说。

  值得注意的是,试运营首日,内蒙古西部天然气在天津交易中心挂牌276吨LNG仓单,最终由内蒙古高速天然气摘牌成交,并于当日完成线上交收。经与业内人士沟通了解,这是国内天然气交易中心完成的LNG仓单交易交收第一单。

  在市场形势日益复杂的当下,LNG价格的波动明显加剧,仓单交易的便利性可以大大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和参与门槛,提升商品的流通效率。这是天津交易中心以客户需求为牵引,开展市场化创新的有益尝试,也是助力产业客户提升设施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自主、灵活、高效配置资源的重要实践。

  《中国能源报》记者在试运营仪式现场了解到,天津交易中心的发展目标是“以需求为牵引,用数智技术,建设有影响力的油气商品要素市场,打造油气‘天津价格’,成为贯通国际国内双循环的交易枢纽,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为此,该交易中心兼顾买卖双边交易需求,统筹批发和零售市场,设计完成了“产能预售+LNG订单通+仓单交易+现货挂牌/单向竞价”的集成创新交易模式,建立了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相结合、市场主体自由选择、竞争有序的油气商品交易体系,有利于打造形成天津基准价格,填补了北方地区交易市场的空白;同时,该交易中心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数智技术,打造了LNG期现通、智象区块链等智能产品来服务实体企业,能有效满足客户智能交易、智能交收、智能风控需求,助力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为打造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实现与客户“共建、共治、共享”商品要素交易市场的目标,天津交易中心邀约典型客户代表和三方合作机构,组建了全国首个面向交易中心、独立的“公开、公平、公正”市场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三公委员会”),致力于对交易中心三公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督促整改。首届三公委员会由59名委员组成,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担任主任委员。

  天津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试运营期间,该交易中心将聚焦LNG商品的交易交收场景,计划在2024年陆续上线管道气,以及管容、罐容、库容等油气辅助服务交易和天津其它优势能源化工品种,持续做大市场化交易规模,实现客户主权,服务实体经济,为推动油气资源高效配置、助力国家油气体制市场化改革,以及保供稳价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