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日前印发的《广西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形成良好的氢能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氢能示范应用取得成效;到2030年,初步建立较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氢能多元化规模化发展成效明显;到2035年,基本形成现代氢能产业体系,构建交通、储运、工业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近日,西安、包头、湖州、兰州等地也陆续发布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北京、上海、河北、山东在内的20多个省(区、市)已发布氢能产业发展相关的指导性文件。
当前,基于“双碳”目标,氢能被定位为未来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投资、技术提升、产品示范推广、基础设施建设等由此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吸引各地加码布局。
■ ■ 瞄准氢能产业发力
《规划》指出,加快完善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氢能全场景应用,做好氢能关键技术研发和引进,努力培育氢能产业生态,全力打造“氢新广西”,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广西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8月16日,西安市发改委发布的《西安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打造全国氢能科创之都、全国氢能装备及燃料电池产业集聚高地。
为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鄂尔多斯市更是拿出“真金白银”。8月9日,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发布《鄂尔多斯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对2022-2025年落地的氢能产能大于5000吨/年的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按绿氢实际销售量给予4000元/吨、3000元/吨、2000元/吨的退坡补贴,对落地投运的加氢站给予最高不超过450万元的补贴。
“各地陆续出台氢能规划及相关支持政策,对氢能行业非常利好,也是从业者非常期盼和乐于见到的。接下来若能进一步加快执行和落地,相信对于推动氢能全产业链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巩宁峰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氢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敬法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多地大力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是环境保护与‘双碳’战略的需要、保障能源安全的需要、创新与科技发展的需要、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将有助于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转型,包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增强能源安全等。”
■ ■ 全产业链发展尚存障碍
在氢能产业发展上,多地已先试先行,并积累了不少经验。以北京为例,其近年建设了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打造产业创新生态圈,涵盖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实景应用的氢能全产业链。入驻企业在氢能产业中具有一定的行业地位,各氢能上下游企业相互合作,实现氢燃料电池零部件国产化和推进多领域示范场景应用。
山东省积极推动“氢进万家”项目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建设和布局了一系列加氢站。广东省在氢能产业上则采取多元化的发展策略,包括氢能生产、储存、运输和应用,并建设多个氢能示范项目,如仙湖氢谷、氢能公交车、氢能码头等。
不过,多位受访者表示,当前我国氢能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全产业链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成本问题。目前氢的制取、储运和利用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绿氢生产成本较高;二是技术问题。目前氢的制取、储运和利用技术仍不够成熟,需要技术迭代或新突破,例如绿电制氢、液氢/有机液体氢储运、固态氢储运、燃料电池等技术;三是氢能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目前国内氢能基础设施不完善,氢能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四是安全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地区对氢气仍按危化品管理,限制了氢能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五是政策及科普,各部门政策、法规、标准等没有及时跟上氢能技术的发展,此外市场及民众对氢能相关技术的科普和认可不够。”李敬法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 ■ 加快落实执行是关键
当前,各地积极支持氢能产业发展,并有了明确的路径和方向,但具体如何落实执行才是关键。
巩宁峰表示:“各地都想抢占氢能发展的先机,但要结合本地资源条件,并敢于快速尝试推动,这样行业的降本增效、大规模发展才能实现。否则喊半天口号但执行不动,或效率很低,效果就大打折扣。”
“当前,氢能行业的参与者,尤其是企业,非常积极甚至急迫地想推动行业快速发展,一些资本方也愿意投入。但氢能毕竟是新东西,涉及到安全等各方面,因此政府在审批环节会相对谨慎,这必然对行业发展形成制约。”巩宁峰指出,“各地在执行时,也得学习、吸收,一开始可能观望多一些,等看到其他地方都做起来了,可能就敢于更快决策。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让市场去做,相信氢能产业一定会很快发展起来。”
李敬法指出,对于氢能产业的规划目标,各级政府可以进一步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包括财政激励、补贴、税收优惠等,降低企业成本,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同时,建立相关法规和标准,保证政策的持续性。“另外,要加大支持氢能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力度,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绿色氢生产、储运和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技术成本。重视氢能领域的人才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