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鄂尔多斯,碧空万里,铺金叠翠。
在鄂尔多斯城市核心区中部,横跨康巴什区、东胜区两大行政功能区,有一座逐渐崛起的科技新城。这里产业楼宇、现代工厂、研发中心鳞次栉比,如同一颗颗镶嵌在科技走廊上的宝石,勾画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这里是鄂尔多斯高新区,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家国家级高新区。
时代的号角召唤着筑梦的心扉,在这片热土上谱写光荣与梦想。为带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鄂尔多斯高新区于2011年5月规划建设,同年10月获批为自治区级高新区,2017年2月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2022年,经整合扩区后,高新区总面积达270.6平方公里,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轻纺产业园“一区三园”的发展格局。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新。新时代新征程,鄂尔多斯高新区抢抓战略机遇期,让科创“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实践提供坚实支撑。
把握战略布局
发挥政策优势
一个区域的发展程度与其战略布局息息相关,鄂尔多斯高新区在持续不断的高速发展中,离不开其独具前瞻性的发展战略。
鄂尔多斯高新区自成立以来,就确立了“高、新、大”产业定位,逐步形成了“一区三园、一园一特色”的产业空间布局。
装备制造产业园围绕新能源及传统能源开发产业,依托链主企业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矿山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轻纺产业园围绕特色绒纺、绿色混纺、特色服饰和绒纺材料四大领域,重点发展现代绒纺产业及技术创新集成产业,打造世界级特色绒纺织产业高地。
高新技术产业园重点建设人才科教城和发展未来产业,承接四个世界级产业中技术和人才高度密集型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节能低碳等未来产业,构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曾获得国家清洁能源国际创新园、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火炬鄂尔多斯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等众多“国字号”荣誉称号。
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成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自治区创建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核心载体,高新区在人才、产业、资金扶持等方面构建起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政策支撑体系,形成了举全市之力建设发展高新区的良好氛围。
在高新区,既有国务院关于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引导,又有自治区“科技兴蒙30条”和全市“支持产业集群发展若干政策”“科技新政30条”“人才新政30条”“提质进位三年行动方案”等强力政策加持。市财政每年给高新区单独安排不少于2亿元专项资金,建立逐年刚性增长机制,支持高新区产业发展、人才引进、平台建设、项目落地、资源集聚以及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等。自治区财政通过“科技兴蒙”行动给予高新区重点专项连续5年、每年5000万元资金支持,对在年度综合评价排名中提升5名的国家高新区奖励1000万元。
优化创新生态
释放企业动能
近年来,高新区积极构建全链条企业培育体系,强化服务支撑,推动创新主体数量和质效持续提升。催生创新型企业,充分利用好“科技兴蒙”重点专项和市科技、人才新政的创新引领作用,引导企业加强科技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能级。在孵化创业企业方面,提升现有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孵化育成功能,依托鄂尔多斯市人才科创中心和北京、上海等人才科创中心,开展飞地孵化。2022年,市高新区位列全区10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第2名,全区T业园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为科技创新强的园区。2023年上半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0家,占全市29%;组织两批24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5家。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乘坐新投入使用的无人驾驶防爆车实地探访上湾煤矿综采工作面,8.8米的超大采高大学生智能化采煤班正在有序作业,科技感十足。公司副总经理罗文介绍:“鄂尔多斯市实施的‘三清零’行动,对企业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有很大帮助。截至目前,我们累计建成22个智能综采工作面、15个智能掘进工作面,投用21类153台井下机器人,自主研发2亿吨智能矿井群一体化生产管控平台。近两年来,推广应用7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创造经济效益29.5亿元。”
“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是鄂尔多斯高新区开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打造区域创新生态的基础工作。创新积分平台融合了高新区各部门多源数据,集成了积分填报管理、指标体系管理、企业数据大厅、企业培育智能库及数据决策分析五大功能模块,面向政府端、企业端和金融端充分发挥创新积分工具优势,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精准的科技创新服务,并有利于持续建立科技型企业信息基础库、加速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升级创新服务体系、政策体系及人才保障体系,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机制,实现知识、信息、资金、人才的流动与价值创造,最大限度释放政策工具效能。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三清零”企业达到190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5%,有研发投入的达到222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1.5%。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228家和358家。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助推鄂尔多斯产业结构转型、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出成果”、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搭建创新平台
构建创新基石
鄂尔多斯高新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创建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核心载体,在人才、产业、资金扶持等方面构建起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政策支撑体系,形成了举全市之力建设发展高新区的良好氛围。
鄂尔多斯高新区以创建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集中力量推动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质进位”,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培育和绿色低碳、新型化工技术研发,紧盯龙头企业和知名高校院所,集中发力引进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同时,加快建设鄂尔多斯产业技术研究院、现代能源经济研究院和荒漠化治理技术创新中心。大力支持企业牵头创建各类创新平台,对创建期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在资金、土地、用能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鄂尔多斯高新区在提升科技创业平台质量方面,不断推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提升孵化项目科技含量。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进一批重大创新平台载体提质增量,建成自治区级创新平台41家,推动高新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
其中,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内蒙古伊泰煤基新材料研究院、紫荆创新研究院、河南理工大学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提档升级,加速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将围绕能耗“双控”、碳达峰碳中和、智慧矿山、矿山生态修复、氢能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将研究院打造成现代能源新发展形势下国内领先的能源科技创新基地、产业发展基地和高水平人才培养聚集基地,有效推动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绿色开采与清洁利用、矿区生态建设以及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助力推进鄂尔多斯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建设。合作期内,研究院将在平台载体建设、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人才培养与引进、校际合作等6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是我国能源化工领域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研究院的成立,是鄂尔多斯市推动能源产业能级提升的又一重大成果,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新引擎。
鄂尔多斯高新区还围绕四个世界级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重点布局羊绒、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和智能制造、低碳环保、数字经济等产业的高能级研发与转化平台,推进国家羊绒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碳计量中心鄂尔多斯分中心、太阳能产业研究院、航天高端智能装备研究院等一批国家、自治区级创新机构落地建设。
与此同时,鄂尔多斯高新区还承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研究院、鄂尔多斯实验室、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学院等一批创新平台落地保障和成果转化配套服务。
产业创新融合
科技成果落地
今年6月28日,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在鄂尔多斯市举行,全球首创插片式带压电解槽及氢舟电解水制氢系统、全球首套10万吨级液态阳光工业化技术、二氧化碳加氢一步法制芳烃技术、全球首套电石法聚氯乙烯(PVC)无汞化生产技术、高焓值系列高低温煤基相变材料等5项重大前沿科技成果重磅发布。这5项新能源新材料最新科研成果,有的已进入中试阶段,其中,由内蒙古伊泰集团自主研发的煤基高端相变材料新技术,已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成1000吨/年工业示范装置,实现了稳定生产。
内蒙古伊泰集团经过5年艰苦攻关,自主研发的煤基高端相变材料新技术,煤经气化、费托合成、精密分离等反应分离过程,实现了从煤炭到高端相变材料的转变,形成相变点覆盖20℃-80℃范围的全系列相变蜡产品,焓值最高达到240J/g以上,技术指标及产品牌号数量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其中72号相变蜡产品已稳定供应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成功应用于航天工业。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实现了从传统煤炭到高端新材料的跨越和突破,为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探索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目前,高新区已吸引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余家,涉及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电子器件、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应用、矿用设备制造、纺织、制药等12个大类、20个中类、20个小类。随着京东方、奇瑞汽车制造、中车、伊泰集团、鄂尔多斯集团、晶澳太阳能、希望集团等头部企业纷纷落户,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效应愈发彰显。
羊绒产业是鄂尔多斯市富有特色的传统产业。为了让“绒都”的名声更响亮,高新区全力推进“鄂尔多斯市绒山羊良种选育与产业创新发展示范”项目落地,覆盖育种、养殖、生产、交易等全产业链,向世界级羊绒产业进发,让传统产业链叠加放大。
走进装备制造基地,园区里的电子显示器件、汽车整车、汽车关键零部件,构成了鄂尔多斯高新区的对外贸易框架。在中兴特汽厂区内,北奔重卡、陕汽、一汽等品牌车,通过采用企业自主研发的活动底板、中翻自卸、骨架减重等实用专利技术改装,解决了传统重车装不够、卸不下、盖不住的难题。利用集成创新还成功实现了动力“油”改“电”、道路“公”改“铁”、货物“散”改“集”,迅速打开国际市场。目前,不仅特种汽车遍布蒙古国11个口岸,还在乌兰巴托开设了4S店,累计出口蒙古国特种汽车达到12000多台。
去年,高新区共生产电子显示屏8705万片,乘用车98556台,特种车2755辆,产品远销伊朗、巴西、白俄罗斯、蒙古、韩国等国家。其中,源盛光电去年进出口总额超7亿美元,位列鄂尔多斯市首位。
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高新区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紧贴产业发展需求,瞄准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组织开展协同攻关,加快研发进度,促进产出更多重大成果落地。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新时代浪潮中,鄂尔多斯高新区将以创新引领未来发展之路,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产业承载功能,持续促进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全市产业发展战略支撑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到2024年,高新区力争做到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科教资源加速集聚、人才高地效应凸显、区域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开放创新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高新区综合评价晋级到前100位。展望未来,鄂尔多斯高新区这片热土,科技创新潜力将充分释放,科技创新动能将更加强劲。
(本版图片均为鄂尔多斯高新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