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年初史无前例的价格战后,新能源车新一轮降价潮来袭。8月以来,上汽大众、零跑、蔚来、奇瑞等多家车企相继通过官降、新车优惠、终端让利等方式加入降价潮,降价幅度从2万元到6万元不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企年销完成率均未超过50%。眼看销量不达标,车企们不得不以价换量。在年销目标压力下,新能源车价格“战火”越烧越旺。
■■ 多品牌官宣降价
今年年初,特斯拉将一众造车新势力卷入价格战,此后在市场各方呼吁下,降价硝烟渐渐散去。不过,面对市场竞争压力,近期新一轮价格战又将上演。
上汽大众打响8月车市降价第一枪。8月1日,上汽大众宣布旗下9款SUV车型在本月实施降价。其中,途观L插电混动最高综合优惠5.5万元。两款纯电SUV ID.6X和ID.4X,分别优惠5万元和4.2万元。
同日,零跑汽车宣布自8月1日0时起对旗下C11纯电和C01部分车型售价进行调整,最高下调2万元;蔚来汽车则把优惠放在补能端,推出8月限时购车优惠政策,8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支付定金购买蔚来新车的用户,提车后可获赠30张换电体验券。同时对家充桩价格进行调整,最高降幅达2700元。
此后,奇瑞新能源、上汽MG名爵、长城欧拉等品牌也相继放出降价信息。其中,奇瑞新能源推出8月购车补贴活动,购买旗下小蚂蚁、QQ冰淇淋、无界Pro三款车型可享受不同现金优惠,至高补贴1万元;上汽旗下MG名爵对旗下MG5天蝎座、第三代MG6 PRO、MG ONE三款车型至高优惠2.6万元,并赠送终身免费基础保养。
“价格屠夫”特斯拉也再次“挥刀”。8月14日,特斯拉宣布,即日起Model Y长续航版的价格将从31.39万元调整为29.9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的价格将从36.39万元调整为34.99万元,降幅为1.4万元。
特斯拉此次降价早有苗头。特斯拉CEO马斯克此前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将继续牺牲利润率来推动销量增长。“如果宏观经济形势继续动荡下行,特斯拉将不得不进一步降价。”
■■ 降价是清库存的首选出路
据了解,与年初相比,本轮降价潮更多源于行业竞争压力,是企业为完成年度销量目标选择的主动降价。“特斯拉年初发起的价格战,主要影响售价20-40万之间的纯电动汽车以及部分豪华车。而本轮降价几乎潮席卷整个行业,其根本原因在于内需不足。”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秘书长林示分析称,“车卖不动,急需清库存,车企就会降价。不然库存积压的不仅仅是固定成本,还有仓储成本以及生产成本,降价是当下清库存的首选出路。”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新能源车企上半年目标完成情况并不理想,年度目标完成率均处于50%以下。比亚迪上半年以125.56万辆销量领跑市场,但距离其300万辆的年度目标,完成率也仅为41.85%。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7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8%,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8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处在不景气区间。
“一般来说,车企对内宣布的年度销量目标更接近排产计划。在实际销量与目标相差大,且依然按原计划排产的情况下,库存压力可想而知,大量的厂房将被闲置。为了让工厂运转起来,企业只能降价销售库存车,减轻库存压力,未来再考虑挣钱的事。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大变革、大变动、大淘汰时代。”林示指出,“不过,各家企业争相压价可能形成恶性循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另外,从历年趋势来看,8月一向是汽车销售的淡季,大批车企选在此时推出优惠活动,也是为踏入“金九银十”的旺季市场做准备。乘联会预计,开学季前,购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等家庭第二辆车的需求更强烈,换购增购需求带动新车和二手车市场持续走强。目前油价持续高位,有利于新能源车增长。
■■ 亟需在激烈竞争中突围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轮汽车降价潮持续多久,要看市场经济运行以及汽车行业发展情况。林示表示:“下半年一些合资企业可能会学上汽大众,把旗下电动汽车进一步降价,抢占市场,让用户感受到外资品牌电动车的优点,等待在电动汽车领域绝地反击的机会。国产品牌不能懈怠。”
“跨国车企其实比国产车企更赔得起。不少跨国车企在全球其他市场非常赚钱,丰田、现代等品牌今年第二季度利润都创下新高,他们有钱去补贴在中国市场的亏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
总体来看,车企竞争压力增大是降价潮持续存在的重要因素。一众新能源车企顶着冲刺销量的压力,在竞争加剧的市场中寻找出路。
有观点指出,中国车企不应通过简单的压价应对竞争,而应该通过增加功能,提升性能,进一步吸引消费者。正如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所说,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品竞争,产品之间的竞争是成本竞争,吉利专注打造高价值产品。
随着汽车市场进入存量时代,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在业内人士看来,终端真正的竞争力来自于服务,车企应避免陷入价格竞争泥潭,要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以消费者需求作为导向开发出创新且具备竞争力的产品投放到市场。“中国拥有很多具备创造实力的车企,相信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会脱颖而出。”林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