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中国能源报 2023年08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中船海装:

助力风电行业进入发展黄金期

■本报实习记者 杨沐岩 《 中国能源报 》( 2023年08月21日   第 04 版)

  离开新疆哈密市区,一路驶向西南,SUV试驾车队驶入位于戈壁的景峡南风电场。300台风电机组在望不到尽头的戈壁上稳定运行,在5.90米/秒的年平均风速下,去年发电量达到13.86亿千瓦时,年利用2311.13小时,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海装”)正是这一风电场的整机供应商。

  ■■ 实力优势显著

  中船海装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当初是以何种机缘入局风电行业呢?中船海装新疆公司负责人纪锐元说:“船舶推进系统是用柴油机驱动,产生动力到减速机进行减速,然后再驱动螺旋桨旋转用以推动前进。这一系统和风电机组的原理高度相似,只不过风机运转的流程刚好相反。风机由风力带动旋转,通过齿轮箱增速让发电机发电。”正因为两者的高度相似性,中船海装可以充分利用船舶制造的相关优势和经验。

  “现在我们70%的供应商都是集团内的装备制造企业,包括主轴、齿轮箱和发电机等,控制系统则为中船海装自主研发,拥有整套核心技术体系。”纪锐元说,中船海装打造了完整风电产业链,集团内30余家军工装备和船舶配套企业都在为中船海装提供零部件配套,“海装造”风电机组具有极强的技术优势和可靠性。

  纪锐元表示,得益于我国精密制造业的进步,风机关键部件的自主生产率逐年上升。“例如我国以前是生产不了回转轴承的,只能采购国外产品。随着我国精密制造能力上了一个台阶,轴承已经全部实现国产化。也正因如此,近年来风电行业成本持续下降近三倍,整个产业链集成的企业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上成果丰富,现在海装的风机实现了95%以上的零部件国产化。”

  ■■助力风电开发消纳

  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风速较高,风能资源丰富。新疆一直是中船海装风电建设的要地,目前公司在新疆完成2000余台机组的装配,每年新增装机量在200台左右。

  扎根在此的新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承担中船海装西北区域陆上风电机组的总装、运营维护与售后服务等业务,产品辐射新疆、甘肃、青海等西北片区。公司拥有装配车间16319平方米,室外堆场13300平方米,具备年产420万千瓦风力发电机组的生产能力,已累计产出2MW、2.5MW、3.XMW、5.XMW、6.XMW等风电机组2000余台,安装于新疆多个风电场。

  新疆与我国东部负荷中心、中亚及欧洲国家之间的距离都在特高压输送范围内。中船海装在塔城注册成立公司,在哈密实现产能42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装配能力,通过世界领先的特高压技术实现电力互联互通。

  ■■ 引领风电行业发展

  中船海装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进一步推进风电机组“以大代小”,对已有风电场的改造升级有望使风电行业进入发展黄金期,风电运营效益将显著提升。相较于小型机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度电成本、减少运维成本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中船海装表示新增装机所在地区的风力资源水平相比此前呈增加态势。依托现有风电机组传感器,基于已有风电机组运行状态数据不断优化风电机组状态模型,同时借助已有模型和载荷数据库,中船海装风电机组在不增加额外传感器设备的基础上,能够实现一系列先进控制策略,为风电机组智能化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2021年,中船海装提出“创新引领、海陆并举、向海图强”的战略思路。“近两年,中船海装在海上风电发展上乘风而上,不仅‘连中三元’国内首批平价海上风电项目订单,发出平价海上风电第一度电,还成功开发了创造最大风轮直径世界纪录的H260-18MW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纪锐元介绍,去年,中船海装开发的国内首台深海漂浮式风电机组“扶摇号”也完成了安装,目前已成功运行发电,对深远海漂浮式风电规模化发展和“风电+”海洋蓝色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