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双碳·绿色

中国能源报 2023年06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全球最大LNG运输加注船在舟山港完成装载

本报记者 渠沛然 《 中国能源报 》( 2023年06月19日   第 10 版)

  图为海洋石油301船靠泊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进行反输作业。
  中国海油/供图

  6月12日,经过14小时作业,全球最大的LNG(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中国海油“海洋石油301”号完成保税LNG装载。该船于6月11日停靠在浙江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码头开始装载作业,该码头也成为长三角地区首家为LNG加注船提供保税LNG的接收站,对推动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助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海洋石油301”又成功向正在进行装卸作业的法国双燃料集装箱船“达飞联合”号加注保税LNG,标志着全球最大港首船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作业顺利完成,舟山港由此成为继鹿特丹港、新加坡港、上海港和盐田港之后,全球少数具备国际船舶LNG加注服务能力的枢纽港。

  保税制度是指经海关批准的境内企业所进口的货物,在海关监管下在境内指定的场所储存、加工、装配,并暂缓交纳各种进口税费的海关监管业务制度。LNG保税业务有助于提高LNG竞争力,符合清洁能源发展趋势。

  ●● “船到船”港口再添一员

  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此次保税LNG燃料加注作业历时近6个小时,加注量达9400立方米,可满足船舶连续航行里程超1万海里,覆盖中国到欧洲的单次航程,相当沿着赤道绕行地球半圈。

  中国海油相关人士表示,此次加注采用“港内反输,港内加注”全流程保税LNG加注作业模式,即通过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内的中国海油浙江LNG接收站码头,以“储罐到船”的方式为“海洋石油301”提供LNG反输作业,随后“海洋石油301”再转港至梅山港区通过“船到船”方式,为受注船“达飞联合”号进行加注。

  目前,我国上海洋山港、深圳港已经分别成为全球第三、第四个常态化开展船用LNG船到船加注业务的港口,并拥有三艘全球最先进的LNG加注驳船。现在,“船到船加注保税LNG”服务能力的港口再添一员。

  “加注船加注具有机动性好、操作灵活等优点,可在沿海港口或锚地开展LNG加注作业。LNG加注船单次加注量大,加注速率高。” 浙江舟山某保税船燃料企业负责人说,“此次保税LNG返装作业开展,标志着舟山港成为浙江省首个具备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能力的港口,能够进一步促进国际保税LNG燃料加注中心建设,为进一步落实‘双碳’目标,促进航运业能源结构优化注入新动能。”

  ●● 船用LNG加注获青睐

  与传统船用燃油相比,LNG可实现硫氧化物零排放、氮氧化物减排90%、二氧化碳减排25%,每年可降低燃料成本30%左右,兼具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合国际远洋大型船舶。

  随着全球船用LNG的推广应用以及港口液化天然气加注设施的发展,国际船舶LNG加注能力成为衡量大型国际港口配套服务功能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考量因素。我国沿海多个港口货物吞吐量均居世界前列,内河航运业蓬勃发展,船用LNG加注业务需求持续走高。

  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发展管理部总经理田明指出,我国港口LNG等清洁船舶燃料应用取得突破,得益于政策强力支持。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 实施意见》,推动了清洁燃料应用。“ 全球LNG双燃料动力船舶的应用船型已覆盖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邮轮和客渡船等主要船型,国内应用水域已覆盖沿海、长江、珠 江和京杭运河等主要水域,与商业应用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船舶燃料需要从低硫走向低碳,后续需要走向零碳,LNG船舶燃料供应将呈爆发式增长。”田明预计。

  船机巨头曼恩及瓦锡兰市场研究报告指出,虽然目前新造船中超过 30% 选择双燃料发动机,但相较于LNG动力新造船的火爆市场,LNG港口加注业务发展仍然缓慢,LNG加注模式有局限性。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的报告显示,当前全球范围内可提供LNG加注服务的港口有185 个,约占全球港口数量的14%。与此同时,LNG动力船的建造及运营成本对船舶航运业造成不小的经济压力,国内LNG船舶的建造工艺和生产设备的落后同样制约行业大规模发展。

  ●● 有序发展加注网络

  此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完善交通运输领域能源清洁替代政策,完善充换电、加氢、加气(LNG)站点布局及服务设施,降低交通运输领域清洁能源用能成本。 

  “双碳”目标下,我国内贸和外贸船舶LNG加注市场潜力巨大。当前,国内LNG动力船和加注业务还处于起步爬坡阶段,船舶数量远低于预期,加注站建设审批手续繁冗、建设进度缓慢。“坚持内河、沿海双向并进,国内、国外同步发展,制订完备的LNG船舶加注站发展规划”已成为共识。

  中国石油学会会员朱闻达撰文指出,要坚持船舶与加注站相匹配原则,避免出现“有站无船或有船无站”的现象,确保LNG动力船舶和加注业同步发展。根据LNG动力船舶发展趋势及不同加注模式特点,在沿海及内河不同流域建设适合且经济的LNG船舶加注站。

  “前期,LNG动力船舶数量较少时可以采用槽车加注方式;随着加注市场不断扩大,逐步推动内河岸基和趸船加注站建设,并在沿海重要港口群布置LNG加注船,形成从内河到沿海多种加注模式相配合的加注网络。”朱闻达建议。

  “在引进、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尽快颁布适配国内条件的船用LNG加注站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指导船用LNG应用领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让行业发展有章可循、有规可依。”LNG资深从业人员盛苏建说,“完善顶层设计,以便各地政府及能源企业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促进加注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