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高端访谈

中国能源报 2023年05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金之钧 《 中国能源报 》( 2023年05月22日   第 07 版)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推动绿色发展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就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新的部署。

  碳达峰碳中和是当前及今后几十年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转型面临的重大课题。首先,要保证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繁荣,能耗是刚性的,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实现碳中和的艰巨性。其次,中国提出用30年时间达到碳中和,意味着2030年至2060年,每年需减碳3亿吨左右,减碳的强度和速度前所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积极稳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其路径探索极其重要,总原则是社会总成本最低。我的个人观点,可以概括为“两个轮子驱动,两大领域发力,一个核心抓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两个轮子驱动”是指发挥好政府导向作用和市场主体作用。政府的导向作用在起步阶段非常重要,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必须实事求是,防止出现一刀切或层层加码。从长远来看,一定要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政府和市场需要很好地配合,相互补充。

  “两大领域发力”是指减碳和消纳领域。减碳方面涉及五大领域:能源领域、交通领域、建筑领域、工业领域和农业领域,其中,能源转型是重中之重。我国能源转型呈现多元化、低碳化、分散化、再电气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全球化的“六化”特征。应调整钢铁、建筑、交通等工业领域结构,改造工业流程,实现再电气化等。消纳方面,应着力进行陆地生态系统现状与潜力分析、海洋生态系统与潜力分析,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CCS)技术、二氧化碳直接利用技术等。

  “一个核心抓手”指定价,包括碳交易与碳税。世界银行2020年数据显示,全球已有61项碳定价机制正在实施或计划实施中,其中31项属于碳排放交易体系,30项属于碳税,共覆盖约120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约22%。中国推动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是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连接市场和政府的重要纽带,这种基于市场的碳定价机制旨在通过提高多个碳密集型行业的碳排放成本,实现碳强度持续下降。未来,碳市场将继续扩大覆盖面,更好发挥促进低成本减排的作用。

  我们必须认识到,碳中和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仅从技术、能源、生态环境等任何单一部门考虑问题都是片面的,应处理好五大关系。一是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能源安全与碳中和的关系,把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作为首要目标。二是要处理好国家层面的减排目标与各省市、企业减排目标以及路线图的关系,积极做好在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三是要处理好传统化石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关系,在国家层面重视行业之间的平衡性与协同性,不应把两者对立起来,更不应改抹黑化石能源。化石能源进一步清洁利用,为清洁能源发展赢得发展时间,清洁能源为化石能源清洁开发与利用提供保障。四是要处理好近期与长远的关系,着眼长期、着手近期,积极培育变革性技术,用技术改变能源格局、创造未来能源;五是要处理好中国与全球的关系,既要顺应或引领时代潮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又要防止被国外制约发展,二氧化碳排放权说到底是发展权和生存权,既要看当前更要看过去,人均累计排放量是公正合理的平衡指标,而中国人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本文系作者为《“双碳”目标与绿色低碳发展十四讲》所作的序,内容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