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片就是塘兴村的回迁安置房,都是二层小楼,现在这个村的小伙子娶媳妇都比以前容易多了。”
“这是棋子湾新建的酒店,提‘海核’,能打折。”
“这是县里的中学,我们老书记前几天去浙江出差,就是想把嘉兴一个退休的老校长请到这个中学来。”
从海口驱车近200公里,一进入昌江县,同行的海南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核电”)工作人员就打开了话匣子。
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是海南核电的“大本营”,我国最南端的核电工程——海南昌江核电站正坐落于此。一座核电站能给一个乡镇、一个城市、一个海岛带来什么改变?在保障能源供应、创新技术、核能综合利用方面,海南核电又会给出哪些与众不同的答案?
■■不一样的担当:
有能力供应全岛30%用电
2007年3月20日出版的《海南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海南省政府向实施限电居民和企业表示感谢和歉意》的报道。2007年3月17日,海南全省电力缺口达到39万千瓦,海南省开始对居民实施避峰用电,全省约100万人口受到影响。两天后,海南省政府通过新闻媒体向实施限电的居民和企业表示感谢和歉意。
“那时候,海南的大企业几乎家家都有自己的备用柴油发电机。”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魏国良告诉记者,2007年,海南省因电源性缺电导致全年错避峰超10次,共计约230天。电力短缺,成为制约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正是在这一年,海南省开始筹划建设核电站。
昌江核电项目2010年开工,1、2号机组2015年、2016年相继并网发电。“最直观的感受是海南真的不缺电了,电变稳定了。”魏国良表示,2017年全年,两台65万千瓦机组共实现发电量74亿千瓦时,从根本上解决了海南省的电源性缺电问题。“海南省地理位置独特,随着战略地位不断提升,能源安全更加成为海南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1、2号机组的建成投运为海南提供了一个有能力供应全岛30%用电的电源点。”
也正是这一占比,让海南一跃成为全国核电占比最高的省份。
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正式获批;2019年,国家提出将海南建设成为清洁能源优先发展示范区,建设海南清洁能源岛;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印发,海南省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战略定位日益明晰。“海南核电开启了海南能源供应的新格局,大大提高了清洁能源占比。目前,海南核电3、4号机组正处于建设中,待后续项目建成,海南省的核电占比将进一步大幅提升。有了稳定的核电‘压舱’,海南的发展底气也更足了。”
■■不一样的突破:
“双龙”共建,打造多堆型基地样板
予人“底气”,源自海南核电1、2号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换好全套安全防护装备,在厂区内的办证中心办理好临时出入证,经过两轮安检,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进入海南核电一期生产区域。来到2号机组汽轮机发电厂房,墙面的显示屏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在这块屏幕上记录着昌江核电2号机组安全运行的天数,3月24日,这个数字显示为第1540天。截至3月9日,昌江核电1、2号机组均已经连续安全运行1500天。不仅仅是安全运行,海南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智刚表示,在1、2号机组优异表现下,昌江核电基地也成为中国核电唯一一个所有机组连续三个年度保持WANO综合指数满分的核电基地。
“那边正在施工就是3、4号机组,半圆穹顶的是‘华龙一号’。这边建的是‘玲龙一号’,全球第一个小堆。”离开汽轮机厂房,工作人员又介绍起正在施工的机组情况,“都是自主知识产权的堆型,我们称其为‘双龙齐飞、三堆共建’,在别的核电基地可看不到这样的组合。”
提起自主知识产权,魏智刚自豪不已:“昌江核电基地是国内唯一一个全部机组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基地。”据了解,目前在建的3、4号机组是两台120万千瓦三代先进压水堆核电机组,采用中核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计划于2026年投运。
“玲龙一号”则是全球首个陆上商用小型反应堆,采用中核集团自主知识产权ACP100核电机组,装机容量12.5万千瓦,示范意义更非比寻常。
“‘玲龙一号’瞄准的是中小电网或者岛礁供电、海水淡化等特殊应用场景。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昌江成为最适合小堆示范的地方。”魏智刚告诉记者,与大堆相比,小堆在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和特殊厂址适应性上具有先天优势。“全球首个,最主要的是先把项目成功做起来,然后在示范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通过小堆将核能的多用途做到极致。”
采访中,海南核电的员工们都不约而同地在向记者展示海南核电的与众不同之处。一位在海南核电工作十余年的基层员工跟记者谈起过往:“中国核电卢铁忠书记在海南核电工作的时候一直跟我们讲,海核虽然体量小、环境艰苦,但海核人就是要从别人想不到的地方走出一条路,干出一番不一样的事业来。”这种“不一样”成就了海南核电基地在海南的地位,成就了良好的运行业绩,也带来了不一样的发展之路。
■■不一样的“一主多元”:
地企互信,深度合作谋发展
据记者了解,按照相关规划,目前由海南核电推动的林好核电机组的前期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
“你猜猜,林好核电项目的‘收资’工作用了多久?”海南核电前期工作处处长陈波的语气中满是欣喜,“一天就搞定了。”陈波口中的“收资”,指的是核电机组建设前期的资料收集过程。据海南核电前期工作处副处长侯碧强介绍,林好核电项目的前期“收资”涉及厂址周边的人口数量和分布、道路建设、车辆运行等情况。“这些信息涉及县里十几个部门,通常情况下也要一个多月才能完成,现在一天就拿到了。”
“看似是一天‘收资’,其实是十几年积累的结果。”魏国良感慨,“从选定落户昌江开始,我们的站位就是要带动起地方的发展。昌江县经济基础薄弱,多年来赖以生存的铁矿资源正在枯竭,传统的水泥生产近年来也存在瓶颈。海南核电来了,要给昌江不一样的发展。”
“海南核电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座电站,更是一批科技创新的人才、一种转型发展的机遇和可能。”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陈儒茂这样评价海南核电对于昌江的意义。
魏国良告诉记者,依托海南核电,仅有20余万常驻人口的昌江县已经成为海南省的科技创新大户。“核电是高科技含量、多学科交叉的工业门类,利用海南核电的资源,我们在昌江建立起院士工作站,把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和项目带到昌江。”此外,在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水平改善乃至医疗、教育提升等领域,昌江这座滨海小城已经打上了海南核电的烙印。“十几年的时间,能真切的感受到我们已经和地方发展融合在一起。”魏国良说。
陈儒茂指出,目前,昌江县正在同海南核电一道打造海南(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产业园将积极培育以核电生产及其关联产业为核心的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逐步发展壮大以电力储能、智能电网、环境科技、海洋生态技术为应用方向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型材料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昌江具有临港经济优势,自贸港‘三区一中心’定位也给予当地巨大的发展动力。但由于工业体系建设处在起步阶段,产业配套弱,就需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与产业特点,选择兼具高新科技和环保绿色属性,具有较高的成熟度且能迅速形成产业规模的项目进行培育。”以核为主,一主多元,深度融入地方,互促共进发展,这才是海南核电要走的道路。“有核电站就有稳定而清洁的电力保障。我们还有蒸汽,有水,有自己的码头,这都是产业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资源。核电的关联产业链庞大,是产业园发展的源泉所在。”魏国良表示,在地方的支持下,丰富和壮大核电的产业格局,可以为海南核电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也可以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产业支点。
据记者了解,目前海南(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的首个项目碳酸锂储能材料生产项目已经顺利落地。魏国良表示,如果碳酸锂项目能够成功拓展,将带动下游的电池制造、清洁能源汽车等一系列产业,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核电不是孤立的,天生具有带动作用,海南核电的发展不仅要考虑核电项目落地,更要着眼核电带来的产业辐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要义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