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星辰副刊

中国能源报 2023年02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绛笔之匠

■孟海朝 《 中国能源报 》( 2023年02月20日   第 20 版)

  “莫讶书绅苦,功成在一毫。”笔、墨、纸、砚,笔居文房四宝之首。

  山西省新绛县绛笔工艺历史悠久,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传承两千多年,因与南方湖州毛笔齐名,有“南湖北绛”之称。

  新绛县古称绛州,春秋时曾为晋都,战国时属魏。这里不但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文化先进县。改革开放后,小手工业发达,民间对其有“七十二行样样有”“水旱码头,交通枢纽”和“南绛北代”的赞誉。

  于良英笔庄是目前绛笔传承保留下来的两家生产作坊之一。看似半间屋大的作坊,简洁朴素却有独特容量,不大的空间吊挂着各种型号的成品或半成品毛笔,架板上、窗台上放置制笔的坯子和工具。从年轻笔匠于永杰口中得知,手工制笔早在宋代就“南有湖州,北有绛州”之说,绛州毛笔要经过选料、除脂、配料、梳洗、顿押、卷头、拣齐、扎头、装头、干修、出售共86道工序,每道都要手工完成。

  在临街铺面的商品笔展柜里,摆放着大小不一、包装精美的各种毛笔,随手拿起一支,就能想象到这些精细手工制作背后的艰辛和不易。中华文明五千年,如果说那些横扫千军、笔走龙蛇“一字千金”的书法珍宝,是书法家长年累月、夜以继日苦练的成就,那么一支潇洒自如的毛笔也是书法家通向成功必不可少的道具。甚至可以说,古今文人的思想灵魂,其实都由一支笔走进人们的心灵世界。

  余秋雨曾在一篇牌坊文中写道:“老家石匠在工匠里面地位高,石匠分高中低三种,等级低的,做的活与家家户户有关,拿钱多,日子好过。等级高的石匠手艺高,活少,受人敬重……”那日在笔庄,目睹了年轻工匠对制笔工艺的精益求精、对精品的坚持和追求,以及尽善尽美做好每道工序的场景,我对等级高的匠人有了更深的理解。

  白居易曾以“千万毛中拣一毫”和“毫虽轻,功甚重”描述制笔不易。在方寸作坊里,年轻工匠一个人、一条龙,流水作业,一丝不苟传承着传统工艺,令人感慨。在智能制造时代,大多数人认为产品制造必须追求省时、省力、效率高、成本低,下那份苦心不值。但他们不甚了解的是,传统的手工制造与机械化生产的商品不能相提并论,它自然地倾注了工匠的心意和独特文化价值,急不得也快不得,也无法用普通商品的制造流程和标准去简单衡量。就像在年轻笔匠的耐心坚持和执着下精心打磨出的一支支毛笔,不仅饱含着称心如意的希望,还能让笔匠和书法家收获愉悦,更能传递传统工艺的智慧和价值。

  据史料记载,绛笔制造鼎盛时,“笔墨一条街”商贾摩肩接踵,从业者达三百多人。两千年后的今天,全绛州仅余两处制作毛笔的笔庄,制笔工艺濒临失传,而年轻笔匠的子承父业以及那些毛笔中蕴含的诸多元素,都成为弥足珍贵的传承。 

  (作者供职于三门峡市建筑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