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能源基建

中国能源报 2023年01月0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关注

《 中国能源报 》( 2023年01月02日   第 19 版)

  甘肃首座330千伏

  治沙光伏电站顺利投产

  本报讯 2022年12月25日,武威市古浪县330千伏亿恒宝华光伏电站启动投产,标志着甘肃省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的首座330千伏光伏电站正式投运,开启了甘肃省“光伏+治沙”的立体化新型产业模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着绿色新动能。

  330千伏亿恒宝华光伏电站装机容量30万千瓦,配建储能62MW/124MWH,以1回330千伏输电线路接入武威电网330千伏古浪变电站,是目前甘肃省装机容量最大、配建储能容量最大、并网电压等级最高的光伏电站。该项目的如期投产是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务实之举。

  “非常感谢甘肃省电力公司的专家与专业技术人员克服疫情困难多次到我们场站进行技术指导,推进工程进度,帮助解决疑难问题,保证工程顺利投运,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做好光伏电站生产运行和沙漠治理工作。”330千伏亿恒宝华光伏电站负责人戚洪林说道。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腾格里沙漠南缘,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具备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开发新能源的条件,是全国最具开发潜力的新能源基地之一。自2021年10月开始,这里正以沙漠为重点实施50万立体光伏治沙产业化示范项目,将“治沙”融入新能源建设,开发出“农光互补”精品种植实验区、生态修复牧草区、碳汇林(防风林带)区、“牧光互补”养殖区,通过“板上发电、板间养殖、板下种植、治沙改土”四位一体的光伏治沙新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互利共赢的目标。

  为认真落实国家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光电基地等新能源项目的战略部署,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汇集各方力量,发挥专业优势,组建一支由调度、设备、发展、营销、交易等多部门跨专业的精兵强将成立新能源并网服务团队,并组织国网武威供电公司、甘肃电科院等单位主动服务新能源项目业主,从项目可研初审、接网停电、调度命名、设备联调、并网验收为该项目安全顺利投产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主动创新,优化并网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新能源发电项目设立绿色通道。特别是2022年10月下旬以来,该团队积极克服疫情影响,从疫情防控与建设推进中形成一套“云端+现场”的服务新模式。现场以专业分区指导,精准把脉各节点问题所在,线上专业融合协同,高效推进建设时序,打造出“一口对外、内转外不转”的并网服务甘肃品牌,为新能源有序并网提档加速。

  如今,一幅多能互补、生态融合发展的蓝图正在甘肃荒漠化土地上徐徐展开。下一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将一如既往总结新能源并网经验成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有序推进腾格里、巴丹吉林等沙漠地区新能源项目并网,为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金(昌)张(掖)武(威)千万千瓦风光电基地新能源接入做好并网服务,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双碳”目标落地,实现人类与沙漠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贡献国网力量,展现国网担当。(刘克权 韩为宏)

  兰州供电去年实施清洁替代

  和电能替代57.47亿千瓦时

  本报讯 截至2022年12月27日,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57.47亿千瓦时,帮助用电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

  2022年,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实施现代营销服务工程,推动能源消费侧电气化转型,建设清洁低碳的能源消费体系。该公司深化“供电+能效”服务,主动服务绿色交通、清洁取暖、农业生产等领域,因地制宜打造示范项目20个,为2934户客户制定综合能效诊断报告;助力兰州市充换电网格规划布局,服务建设社会化充电站22个,充电桩315个,1724台充电设施接入甘肃省充电设施服务平台,累计与40家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店开展“联网通办”合作,为新能源汽车车主打造“购车办电-装桩接电-充电服务-增值服务”一站式供电服务模式;完成新型智慧能源单元示范项目建设应用,在兰州河桥五矿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和埃肯硅材料(兰州)有限公司两家工业企业分别实现2兆瓦和8.3兆瓦的柔性可调节负荷能力,实现在国内工业领域的首次应用。(史双绚 唐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