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能源安全

中国能源报 2022年12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北京重构供热系统 用能安全如何保障

■本报记者 朱妍 《 中国能源报 》( 2022年12月26日   第 08 版)

  华电北燃公司运行人员检查能源中心热电联产机组运行情况。孙诗雨/摄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日前发布消息称,按照“电力改造优先、并入城市热网优先”原则,核心区72座燃油锅炉现已基本清零,实现清洁取暖。北京市发改委近日也集中批复了10个可再生能源供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涵盖再生水源热泵、浅层地热等不同技术,将为通州等六区的产业园、学校等多类型建筑提供热源保障。

  在供热清洁化、低碳化的道路上,北京持续发力。今年10月印发的《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深度推进供热系统重构”,其中包括禁止新建和扩建燃气独立供暖系统、全面布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等具体措施。

  一头事关“双碳”目标,一头连着民生保障,供热系统改造更需谨慎。在重构过程中,北京的用热安全如何保障?热源能够稳定跟上吗?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重构旨在减污降碳

  推进供热系统重构,背后源于减污降碳的现实需求。

  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在北京现行供热热源中,燃气热电联产和燃气供热占95%以上。截至2020年底,北京全市城镇地区供热面积共计8.95亿平方米,其中可再生能源供热以浅层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为主,占比仅在4.2%左右。“以燃气作为主要热源,虽说实现了清洁取暖,但并不能算真正的低碳。经初步计算,2020年度供热行业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约为1203万吨,折合万平方米碳排放量134吨。”

  上述排放属于什么水平?该人士直言,总体来看,北京发电和供热耗气量约占全市总用气量的84%,碳排放约占全市直接碳排放量的30%。“这个数据很有冲击力,可以说供热行业结构转型在北京碳中和道路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北京市政府办公厅第27号会议纪要明确提出,研究制定北京供暖系统重构方案,逐步解决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保障城市供热问题,努力实现供暖零碳排放目标。”

  “按照目标,北京进一步提出坚持可再生能源供热优先原则,下决心转变以燃气为主的发展方向,推动供热系统向低碳化、集约化、智能化转变。到2025年,计划新增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4500万平方米。”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仝德良证实。

  记者查阅《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供热发展建设规划》发现,北京不仅是全国首个宣布禁止新建和扩建燃气独立供暖系统的城市,而且在未来新建的耦合供热系统中,要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不低于60%。到2025年,城镇地区单位建筑面积供热能耗要比“十三五”末降低10%左右。

  ■■热源保障仍有挑战

  多位人士一致认为,供热是重大民生问题,直接关系着百姓冷暖。在减碳过程中,兼顾用能安全同等关键。

  “作为首都,北京有能力、有责任在‘双碳’行动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但同时,能源安全不确定、不可控风险增多,让首都能源发展面临转型与保障安全的双重挑战。”仝德良坦言,作为能源资源高度依靠外部的超大型城市,北京现行供热系统高度依赖天然气,本就存在风险。“周边省份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会造成当地供气量波动,从而影响北京供需平衡。北京冬夏季峰谷比例已接近8:1,调峰压力较大,应急调峰设施能力也待加强。必须强化底线思维,主动调整城市能源安全策略,加快转变能源供给消费方式,加快完善多源多向、区域协同、可控韧性的首都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做过统计,早在2017年,北京就宣布以气代煤,关停所有燃煤机组,除了4台备用,其他全部停机。2020-2022年供暖季,备用机组开动时间分别在12月26-28日、11月10日前和11月9日。“备用机组连续应急启动,而且都是满负荷运行,为缓解天然气供应紧张作出贡献,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热源不足问题。使用本地分布式能源,其实是保证能源从身边来的重要因素,但其资源潜力、密度较低,供热节能优势还难以充分发挥。”

  上述热力工程设计公司人士还表示,预计到2025年、2035年,北京城镇供热面积将分别达到16.5亿平方米、18.5亿平方米。“面积扩大,意味着热源需求持续增加。但目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面临新技术推广应用不足、优先使用意识不强、工程建设质量不高等现实问题,应用尽用仍是挑战。”

  ■■建议开源与节流并重

  “近期能够看得见、经济性较好的热源,包括浅层和中深层地热、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我们不太赞成大规模推行电锅炉供热,尽管气使用了‘绿电’,但能效低且运行费用偏高。”仝德良认为,应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保障民生、保障生态绿色安全的基础上,在技术安全阙值的前提下,提供数量有保障、绿色可持续、运行可调控、价格可承受的能源供应。

  为满足需求,“开源”至关重要。上述热力工程设计公司人士提出,为有效发挥可再生能源的作用,可考虑从局部区域角色转换起步,即由可再生能源负责基础负荷、城市热网进行调峰,在最大限度利用的同时,弥补其不稳定的缺点。同时,新建建筑严控化石能源,优先使用城市热网与可再生能源供热,加强热泵、绿电蓄热等与城市热网耦合,提升城市热网中可再生能源供热比例,切实打造多能耦合的协同供热平台。

  国家清洁取暖专家组组长赵文瑛提醒,同时也要注重节能提效。“热力平衡难调节、过供欠供普遍、系统灵活性不足、管理粗放等问题,长期推高供热能耗、造成能源浪费。除了热源侧保障,也不能忽视热网侧、用户侧,后者可释放的节能空间巨大。”

  赵文瑛建议,在低碳转型和能源安全双重任务下,过去的老路已不适宜,要统筹实施智能化调控、供热资源整合、热网系统重组等措施。例如,持续推动老旧供热管网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积极推广热网自动控制系统、管网水力平衡改造等节能技术措施;加快更新建筑节能标准,开展建筑能耗限额管理,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加快实施从清洁供热到智慧供热的转型升级,达到精准供热、按需供热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