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石油公司国际化业务上游资产已积累到一定规模,但盈利状况与国际一流跨国石油公司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尤其是勘探开发大型油气田能力不足,没有形成在中高油价处置高成本油气田的资产制度与文化是重要原因。
高成本增加的风险。油气田不论大小、地质条件好坏,在开采后期,随着剩余可采储量减少,地层能量降低,即使增加2次、3次采油,桶油开采成本也将随之增加。随着时间推移,含水率升高,采出100桶液体,仅有2桶、3桶油,如果油价处于低位,连用电成本都难以赚回来。因此,在油气田开采衰竭后期,桶油成本将越来越高,是不可抗拒的规律,因开采成本增加面临的风险将越来越高,资产盈利能力将越来越差。
碳成本增加的风险。石油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成品油消费全过程均有碳排放,难以开采的油砂、稠油等碳排放更高。在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同时,碳税、碳市场交易价格都将增长,导致境外油气田开采盈利能力下降。如加拿大大规模发展LNG并获得较好的收益后,国家税收和财政有了保障,就会增加油砂碳税,从而导致油砂资产因碳成本增加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
废弃费支付的风险。不论是海上油气田还是陆上油气田,30年左右都会因无法盈利而废弃,为保护环境,各国都会强制要求对废弃油气生产设施进行拆除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这需要很大一笔支出。环保制度越严格的国家,废弃处置费越高。因此,开采后期的油气田,不仅要忍受高成本,还要支付废弃费。
冗余员工遣散的风险。开采后期特别是即将废弃的油气田,冗员遣散是油气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成本增加、效益下降、裁撤员工、降低成本是国际惯例,但项目公司要承担遣散成本,并按照所在地区的法律法规支付费用,确保遣散员工及其家庭在一定时期能正常生活。相比之下,废弃的油气田将裁撤绝大部分员工,遣散费更高。此外,随着境外油气项目减少,外派的母公司管理骨干和技术精英将面临转岗与培训等挑战。
中高油价处置高成本资产是国际惯例。国际一流跨国石油公司保持资产一流盈利能力的关键,是在中高油价处置高成本油气田资产。如壳牌并购BG需大量资金,因此在持有的油田中筛选高成本油田资产,并在合适油价卖掉,用于支付巨额并购费用,实现向低碳天然气能源的战略转移。埃克森、雪佛龙等油气企业也及时处置加拿大油砂等高成本油田,将宝贵的资金和人才集中到圭亚那等新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中。跨国石油公司凭借该制度,确保了资产盈利保持国际一流水平。
应鼓励中国石油公司处置境外高成本油气田资产。中国油气公司可向国际一流跨国石油公司学习经营储量、产量的方法。国际油价起伏很正常,建议对中国国有石油公司的考核侧重于鼓励其在中高油价、境外油气田资产盈利较好且有客户愿意购买时处置高成本油田资产,以免油价下跌形成亏损。
同时,相关部门可考核中国石油公司国际化的盈利水平,不需要考核其储量、产量指标,相关国际公司的海外资产盈利水平应高于本土。如加拿大油砂无法运回国内,且油品质量差、污染严重,相关部门应出台政策和激励措施,督促中国石油公司在中高油价处置油砂资产,把资金和人员投入到加拿大气田开发和LNG工厂,把我国急需的更为清洁的LNG运回国内,更有助于我国能源安全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此外,由于加拿大气源多、价格低,尤其是LNG成本低,有助于增加中国石油公司境外项目的盈利能力。
(作者供职于中海油经济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