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渠沛然报道:作为国家管网集团开展借气、储气及管容交易的重要平台,重庆石油和天然气交易中心、上海石油和天然气交易中心近期不仅上线“新产品”,还升级了现有“产品”。
4月7日,重庆石油和天然气交易中心启动储运通服务产品市场化竞拍交易报名,交易标的产品为华南区域广州储气点5000万立方米容量。储运通服务启动的同时,国家管网集团日前在上海石油和天然气交易中心完成文23储气库容量竞价交易,成交总量1.9亿立方米,共有6家用户成功摘单。
据了解,重庆石油和天然气交易中心此次交易的产品服务周期为2022年4月15日至2023年3月31日。其中,2022年4月15日至2022年10月31日为注气周期,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为采气周期。为确保冬季保供期间天然气管网运行平稳,采气周期内原则要求连续稳定采气;注气周期内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注采,先注后采,在设施能力允许情况下,客户可多次注采。
重庆石油和天然气交易中心相关人士表示,储运通服务产品是国家管网集团利用所属储气库、LNG接收站储罐等管网基础设施综合储气能力,发挥“全国一张网”互联互通及灵活调度优势,为托运商提供的包括注气、储气、采气以及配套管输在内的综合性服务产品。
“这是以市场化手段进一步促进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公平开放的又一次创新探索。通过一键下单、一本合同、一张发票,储运通服务产品为客户提供可多次注采、集储存运输等于一体的‘一站式’便捷高效服务。”该人士表示。
另外,文23储气库储气服务是指国家管网集团利用所属文23储气库及配套管道的富余能力,为客户提供包括注气、储气、采气等在内的综合性“一站式”储气服务产品。注气时,客户自国家管网集团上载站场上载天然气,国家管网集团通过管道运输,将其运输至文23储气库存储。采气时,国家管网集团将客户储存的天然气自文23储气库采出,经过管道运输至下载站场进行下载。
早在去年4月,文23储气库就分别以招标、竞价方式在上海石油和天然气交易中心分别成交1亿立方米、2.6亿立方米天然气,储气库市场化交易不断推陈出新。而此次文23储气库交易产品进一步升级,新增的配套管输服务,打消了客户后续注气或采气过程中获取管输能力的“后顾之忧”。
上海石油和天然气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汪志新表示,储气库库容通过合理的交易产品和合适的交易模式,以线上交易方式,对外公开竞价或招标,既符合国家基础设施公平开放要求,又有助于提升企业运行效益。
在我国油气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上中下游“X+1+X”行业格局初见雏形的大背景下,不断践行国家油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的有益探索,有助于促进储气设施实现市场化定价,建立健全储气设施高效运营模式。
目前,储气设施“一站式”服务已迈出重要一步,作为主要储气设施,储气库合理工作气量、储气库运营模式、单位投资和运营成本、储转费率、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方面的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有效支撑了相关政策出台和管理实践。
记者了解到,当前我国天然气市场正由管制市场向市场化市场过渡,只有储气设施的运营需要与天然气市场的发展程度相适应,才能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然而,储气库容量交易当前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操作层面要解决的短板还有很多。为保证储气库投资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尤其是建成后的储气库具备健康的运营管理体制机制,诸多配套政策需要深入研究并尽快制定出台。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现役储气设施仍然由石油公司投资建设,建成后的库容完全服务于石油公司自身的天然气销售业务,通过内部结算储转费的方式保持微利运营,导致储气库建设积极性不高。“储气设施市场化程度低,没有充分发挥商业价值,仅供石油公司使用,降低了富余容量的利用效率。”
该人士表示,鉴于目前我国天然气储备政策法规不健全、法律法规缺失,以及有关天然气储备的要求和规定分散在各部委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中,未形成完整体系,建议尽快通过立法加强监管,加快推动地下储气库独立运营并进一步加大储气信息公开力度,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提升天然气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