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消费者近日反映,自2月15日起,欧拉黑猫、白猫停止接单。对此,欧拉汽车方面回应:“由于芯片短缺、零配件供应无法保证生产等原因,导致黑猫、白猫车型订单积压较多、客户购车周期过长,影响了客户体验。为避免给信任欧拉车型的车主带来更多的不良购车感受,厂家将协调内部资源以便更快完成现有订单排产计划,保证订车客户提车速度及购车利益。”
其实,不仅是欧拉,受缺芯影响,多家新能源车企日前纷纷宣布部分工厂减产、停产。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预计,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将达130.36万辆。此外,多家新能源车企、芯片厂近期也纷纷表示,短期内芯片难以走出供需失衡的困境,今年缺芯仍将持续。
2023年或能实现供需平衡
有数据显示,一辆传统燃油车上使用的各类芯片达500个-600个,新能源汽车约1000个-2000个,而较为短缺的MCU(微控制单元)芯片在燃油车上需数十至数百个,新能源汽车对MCU的需求量更多。在缺芯影响下,部分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延期交付,同时理想、小鹏、特斯拉等车企不同程度减配交付。此外,缺芯还导致部分车企优先生产利润更高或所需芯片更少的车型。
为尽可能保障供需平衡,车企纷纷对缺芯带来的影响进行预判。其中,特斯拉方面表示,预计芯片短缺情况到明年才能缓解;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迪斯表示,缺芯仍将在2022年困扰大众,下半年或有所缓解;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唐唯实指出,今年汽车芯片供应仍难乐观,给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带来了新矛盾和难题……
同时,芯片企业也预测产能无法快速追上需求。英特尔方面表示,芯片或将于2023年实现供需平衡;恩智浦方面指出,客户需求增长超过了供应能力,目前所有终端市场的库存非常少;英飞凌方面表示,当前的芯片需求超过供应,预计在2022年底前都难以恢复正常,缺芯问题将在2023年得到解决;博世方面也表示,不仅是汽车相关零部件生产受缺芯影响,制造芯片的机器也需要芯片才能工作,芯片供应不足带来的影响超过预期。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表示:“2022年,随着各大芯片厂加快扩大产能,芯片供应紧缺压力将有一定程度缓解。但由于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转型提速,芯片需求量与日俱增,扩大的产能存在跟不上需求的问题。”
车企多举措“稳芯”
在缺芯影响下,车企并没有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出击。2021年12月,Stellantis宣布与鸿海科技集团达成一项非约束性协议,设计4种汽车所需的新型芯片。唐唯实表示,通过避开传统零部件供应商,直接与芯片制造商打交道,该协议将覆盖公司80%以上的需求。Stellantis方面表示:“协议要求上述芯片在2024年用于汽车生产,这将有助于稳定供应链。”由于旗下纯电动汽车品牌和畅销车型的交货时间被推迟1年以上,现代制定了加强芯片稳定供应的中长期战略,将从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瑞萨等公司购买芯片,实现供应网络多样化,并预订全年订单。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则开始自主研发芯片。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介绍:“目前车企为应对缺芯影响,一般单独或交叉采取以下措施:自研芯片;调整供应渠道或直接从源头另找芯片供应商,且尽可能提高芯片备货数量;调整产品结构或产品配置,降低对特殊芯片品类的依赖;改变车辆产品的电子电路硬件及软件设计,或构建某一产品功能的多技术方案,增强芯片供应的适应性。”
此外,车企正积极寻找芯片的替代品。迪斯近日表示,大众引入了芯片预警系统,大众工程师已确定约150种技术方案,替代短缺的半导体;现代正考虑采用家用电器IC(微型电子器件)来替代汽车芯片,将其应用在配件领域。
新型供应关系正在形成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的半导体智能芯片供应链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许多车企都在探索新的半导体供应体系,新的芯片供应关系正在形成。
章弘表示:“车企直接寻求与芯片厂合作或自主研发芯片,对于消除芯片短缺的负面影响将起到一定效果。但由于芯片厂的生产压力并没有得到缓解,因此目前车企与芯片厂直接合作的效果尚未显现,且自主研发芯片实现量产也需时日。”
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汽车级芯片在所有芯片中的需求增幅最大,销售额比上年增长34%,达264亿美元。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恩智浦、瑞萨、安森美等汽车芯片业务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均将在2022年继续加大对汽车芯片的投资,扩大产能。如英特尔近日宣布,英特尔代工服务部门新成立专门的汽车部门,专注为车企提供完整的汽车芯片解决方案。博世也计划在2022年投资超过4亿欧元扩大产能。
事实上,在汽车电气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趋势下,除稳定芯片供应外,在新型供应关系的作用下,芯片企业也可以更快地根据车企需求进行调整。“芯片短缺让车企看到了传统供应链的问题,因此寻求重建新的供应链,保障芯片供应更加安全、稳妥。”章弘认为,车企自主研发或绕开一级供应商直接与芯片企业合作,是趋势也是常态,芯片供应商和供应链都将面临新变革冲击下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