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新能源汽车·观察

中国能源报 2022年02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新造车企业力拓欧洲市场(车市透视)

本报实习记者 杨梓 《 中国能源报 》( 2022年02月21日   第 18 版)

  近日,小鹏汽车宣布与欧洲经销商荷兰Emil Frey NV集团和瑞典Bilia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这是该公司自2020年落地挪威后首次在欧洲市场实现扩张。目前小鹏在欧洲的首个直营体验店已经落户瑞典斯德哥尔摩,未来在荷兰、丹麦和挪威的直营体验店也将相继落成。

  除小鹏外,蔚来、爱驰、威马等新造车企业也相继出海,并将开拓欧洲市场作为首选。

  瞄准欧洲出行运营市场甚至C端

  2020年5月,爱驰与欧洲出行运营商Filippi Auto签署合作协议,陆续向法国科西嘉岛交付500辆定制欧版U5,用于岛上的租赁运营业务;2020年11月,威马与欧洲最大的网约车运营商Uber签署意向性协议,将EX5出口欧洲十余个国家。

  与爱驰、威马不同的是,小鹏、蔚来等新造车企业在欧洲市场的“野心”更大,不仅瞄准出行运营市场,且想进一步打入C端。

  2020年9月,小鹏获得来自欧洲市场的订单,100辆G3从广州装船发往挪威。该公司首席CEO何小鹏表示:“小鹏的全球旅程从欧洲开始,专注于电动汽车意识和渗透率高的市场,以及具有先进充电基础设施、政府政策支持的地区。”

  2021年5月6日,蔚来发布了挪威战略,正式进入挪威市场。蔚来在挪威将自建全套的服务体系,以及由车、服务、数字化和生活方式等构成的完整运营体系。该公司推出的首款车型ES8已于2021年9月在挪威上市,今年还将推出ET7。2022年1月,蔚来开设了其位于挪威的首座换电站,并计划于今年在挪威开设20座换电站。蔚来的目标是,到2025年底前,在海外建设1000个换电站。

  相比之下,目前理想在欧洲尚无明确动作,但其曾表示将在欧洲建立生产基地,作为进军全球市场的基石。理想总裁兼联合创始人沈亚楠表示,公司已成立一个专注于海外市场的团队,正精心制定计划,以找到成功的模式。

  人力、物力等成本压力大

  欧洲日益严苛的碳排放法规刺激了其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调研机构Canalys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650万辆,比2020年增长109%,其中欧洲销售了230万辆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的19%。其中,挪威作为蔚来、小鹏进军欧洲市场的首站,对电动汽车最为友好,购车、使用成本均大幅低于燃油车。数据显示,2021年,挪威电动汽车注册量同比上涨44%,达151917辆,市场份额达86.2%。

  小鹏副董事长顾宏曾表示:“作为一家关注全球机遇的企业,我们希望平衡国内和海外市场的交付量,长期目标是将50%的车辆销往国外,50%留在国内。”与小鹏的目标相同,李斌也认为,从长期来看,未来海外市场销量占蔚来总销售目标的50%才较为合理。

  但事实上,新造车企业出海仍面临诸多困难。“进入全球市场一直是蔚来的计划,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等原因影响,蔚来向全球迈进比原计划慢。”该公司CEO李斌曾感叹。目前新造车企业的产品需在国内生产,然后再海运到欧洲,而海外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给新造车企业出海造成了一定困难。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曾表示,海运班次少等原因一度导致交车数量远不及预期。

  数据显示,2021年小鹏在挪威交付新车438辆,其中G3达406辆,10月开始交付的P7有32辆。相比之下,2021年特斯拉在欧洲销量达16.7万辆,其中Model 3成为最畅销的中型车。最新消息称,特斯拉位于德国柏林的工厂最快将于3月中旬投产,本土产能扩张将进一步拉动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销量。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造车企业距离在海外建厂并实现供应链本土化的目标有一定差距,且各方面成本、压力都较大。”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体系本就抬高了成本,除渠道建设、品牌推广等必要支出外,欧洲国家更高的人力、物力等成本将进一步增加车企的资金投入。

  提高品牌知名度是当务之急

  “国际化是异常艰苦的事,比在国内市场竞争艰难了不止一个量级。”李斌坦言。目前全球主流汽车品牌大多源于欧洲,本土消费者对本土品牌更信赖。同时,欧洲国家普遍面积不大,决定了续航里程不是欧洲消费者买车考虑的首要因素。崔东树表示,目前欧洲市场的消费者更青睐中小型电动汽车,而蔚来、理想等车企的产品则以大型SUV为主。汽车网站EU-EVs对2021年欧洲14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统计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 3、雷诺ZOE、大众ID.3、大众ID.4、起亚Niro为销量排行榜前五车型,在欧洲的销量分别为118683辆、65582辆、60089辆、48033辆、40121辆。

  据了解,欧洲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智能化稍显不足,而我国新造车企业的产品,以及其他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较高。“虽然现阶段新造车企业出海压力不小,但总体上竞争压力小于燃油车,我国电动汽车在欧洲还是有很多机遇。”崔东树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对欧洲消费者而言,国内一二线新造车企业均是新品牌,在欧洲市场的起点基本相同,提高品牌知名度是这些车企的首要目标。那么,新造车企业应如何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要提高车辆的设计水平,紧跟主流热门车型的步伐,提升智能化配置,更好地发挥我国产品的优势,未来需降低售价,才能进一步吸引消费者。”崔东树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