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13日,《2021国家能源互联网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对外发布。能源互联网不仅可以助推系统性重构源网荷储以及风光水火等多元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还能优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促进能源系统高效低碳转型。为系统、全面展示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最新动态,清华大学受国家能源局委托,自2018年开始编制《报告》,系统梳理了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现状,旨在助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据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康重庆介绍:“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能源互联网,即通过构建多能协同的能源网络,信息融合的能源系统,开放共享的能源市场,支撑经济社会的绿色、高效、协调发展。通过物理基础层、技术手段层和实现价值层来构建能源互联网体系。同时,又从能源的生产、储运、消费、运营等四个环节展现其清洁化、柔性化、高效化和市场化。”
报告从政策、产业、技术、创新、建设、公众生态及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互联网等七个维度建立了指标体系。政策方面,2014—2020年,国家共发布了997项能源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涵盖国际条约、宏观战略、法律法规、标准导则、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等多个层级。《报告》显示,顶层设计、源侧政策、荷侧政策和能源信息最受重视,源网荷储信息等各方面均受到政策关注。产业方面,行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举,能源互联网发展欣欣向荣。能源互联网相关企业数量从2019年底的39174家增加到2020年底的66843家,迅速增长70.6%。《报告》显示,这些企业呈现出区域协同发展、特大都市群为中心的辐射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区域,其中2020年长三角四省企业共计10275家,京津冀超过3500家。
资本市场同样青睐能源互联网。从2014年到2020年,能源互联网上市企业数量逐渐递增。2017年,国家能源局公布的首批55个“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撬动了市场对能源互联网企业的进一步投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能源互联网产业通过IPO、再融资、发行绿色债券、绿色信托、碳中和为主题激进等方式获得资本助力。截至2020年12月31日,总共有332支能源互联网相关概念股,总市值达6.79亿元。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能源互联网相关研究机构增至9921家,广东省以2373家居首位,四川省、北京市位居二、三位,分别有1221家、1096家。另外,江苏省、福建省、山东省、浙江省、湖南省、海南省的研究机构均超过百家。
(吴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