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新能源汽车·要闻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8月2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角逐新能源赛道,合资车企要学会“轻装上阵”(新车评)

■王旭辉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8月23日   第 17 版)

  乘联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30.1%,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2.5%。同时,合资车企普遍存在“双积分”负分情况,这表明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已经“落伍”。究其原因,国内合资模式长期遵循外方提供技术和品牌授权、中方负责出资制造和销售的模式,这诱发了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出现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体制僵化等问题,进而导致车辆产品力差,难获市场青睐。

  众所周知,合资品牌曾扛着“市场换技术”的历史重任,最开始给国内消费者的直观感受是,把世界上先进的造车技术、优秀的车型以亲民的价格摆放到市场上。然而,随着近年来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转型提速,原先的“优势”在某种程度上竟成为合资品牌转型的“包袱”——燃油车凭借低油耗、动力强、可靠性高等优势,长期受市场关注,导致车企“被动”发展新能源汽车,行动迟缓、投入少,不仅上述优势不复存在,而且在电池、电机等新领域没有突破,同时,外观、车机系统等也乏善可陈,最后在新能源赛道“落伍”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这种类似“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情况在其他行业也出现过。如诺基亚曾是手机行业的“一哥”,因顽固坚持原先的设计理念,忽视大众需求的多样化,未能与时俱进,尤其是长期不愿舍弃起家的塞班系统,致使其不能适应智能手机大发展的时代,很快便被市场淘汰。

  市场开拓不进则退。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万亿级新蓝海,但并不意味着入局者均能分一杯羹。经过20余年的市场洗礼,国内汽车市场的马太效应逐渐显现,强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绽放光彩,同时,国货情结也悄然扎根。在汽车产业加快新能源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理想、小鹏等一批新造车企业没有历史“包袱”,越战越勇,取得不俗的成绩。相比之下,合资品牌要想在新能源赛道“赶超”,需要“刮骨疗伤”,实现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不仅要发挥外资品牌多年的造车经验、管理、市场等优势,还要借助国内新能源汽车崭露锋芒的技术、人才等优势,实现互补,才能加大新能源转型力度。

  当然,在合资合作过程中,谁主导最终要看实力。过去,外方凭借传统优势对合资品牌的产品力拥有过多的话语权,然而,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快速发展,中方的话语权正越来越大。如在雷诺集团和吉利控股集团近日达成的合作中,吉利控股将占主导地位,以帮助雷诺重振在华的新能源业务。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合资品牌只有实事求是,放下身段、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尽快突破尖端技术、掌握核心优势,才能在新能源赛道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