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新华社老宿舍楼著名摄影记者钱嗣杰的家中,93岁高龄的钱嗣杰正向来访的北京博望华科科技有限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讲述自己用镜头记录下的故事。
客厅的墙上,挂着钱嗣杰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还有一幅巨大的毛主席画像。因为听力障碍,钱嗣杰平时很少说话,夫人陈惠嫣在旁边高声问他:“你有72年党龄,是老党员了,还记得当年的使命吗?”钱嗣杰思忖片刻,神情笃定地说:“我的使命从来没有改变,就是为人民服务。”
光阴荏苒,故事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被讲述、记录,一句“为人民服务”,是钱嗣杰对党最深情的告白。
作为毛主席的专职摄影师,钱嗣杰用镜头记录了中国革命以及新中国发展历程中许多重要的时刻。解放战争、朝鲜停战谈判、万隆会议、邓小平率团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等历史时刻的珍贵照片,都由他拍摄。
钱嗣杰祖籍山东,父辈逃荒去了东北,母亲在他四个月大时就去世了。父亲为了维持生计,每天去松花江上撑船,而年幼的钱嗣杰只能寄养在别人家。
1946年,18岁的钱嗣杰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军一段时间后,党组织将他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重点发展对象。“有一天,我从齐观山手中接过油印的《共产党宣言》和一张入党志愿书。他要我好好学习,如实填写。”1949年,钱嗣杰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举起右拳,面向党旗宣誓的那一刻,我知道必须坚定信念,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我不能辜负党对我的期望,不能辜负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回忆起入党时的情景,钱嗣杰目光坚定。
1964年,钱嗣杰成为毛主席的随身专职摄影记者。24小时值班,两台相机不离身,是他的工作常态,而此后六年的专职摄影师时光,成为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那些年,钱嗣杰跟着毛主席走遍了大江南北。毛主席参加外事活动、视察南方、重上井冈山、畅游长江等珍贵的瞬间,都被他第一时间定格在胶片上。说起那个时代祖国各地的用电情况,钱嗣杰提到了跟随毛主席去湖北武汉东湖的见闻:“毛主席钟爱东湖,先后去了48次”“一盏盏小灯沿着湖岸排布着,装点着湖面”“跟随主席出行,明显觉得祖国的夜晚比解放前更亮了。对普通人来说,灯越亮,越能感受到祖国的发展。”
在钱嗣杰的童年记忆中,家中没有电灯。第一次见到电灯的情景,他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大街小巷灯光明亮。而说起灯,他想到更多的就是拍照时的闪光灯。上世纪50年代,他曾将镁粉充进玻璃球中,通过电子打火点燃镁粉形成闪光来拍照。闪光灯泡不亮是常事,但最要命的是这热得烫手的小东西有时会爆炸。
职业生涯中,钱嗣杰几次背井离乡,几番直面生死。
抗美援朝战场上,钱嗣杰经常驱车穿梭在枪林弹雨中,头上是盘旋吼叫的敌军轰炸机,车前可能会突然出现炮弹坑。作为战地记者,他的每次出现都给了战士们一个信号:有大仗、硬仗要打了。回忆这段经历,钱嗣杰说:“说到害怕,早忘了。当时想的都是要拍大场面,要是能有个广角镜头就好了,最担心的是胶卷不够用。”
另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是他经历的“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事件。当时,钱嗣杰作为先遣队成员提前到了印度尼西亚万隆,飞机失事时,他正等待着同事前来会合,可等来的却是噩耗。之后,钱嗣杰五天五夜几乎没睡觉,心怀悲痛地完成了摄影报道任务。他明白,他拍下的每一张照片,都寄托着“战友”的一份未了心愿。
钱嗣杰的夫人陈惠嫣曾在新华社摄影部国际组工作,退休后又继续做了13年的“新闻人”,70岁时才正式离开新闻工作岗位。说起职业,陈惠嫣说:“我出身工人家庭,在党的培养下读了大学,工作期间辗转世界各地开阔了眼界。我从心底里感谢党,深知只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才能报答党的恩情。”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和他们的故事,记录的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更体现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作者供职于北京博望华科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