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新能源汽车·观察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7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上汽“拒绝华为” 引燃智能汽车主导权之争

■本报记者 卢奇秀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7月12日   第 18 版)

  近日,上汽集团关于汽车“灵魂”与“躯体”的言论,将车企与互联网公司对汽车智能化控制的争夺摆上了桌面。

  “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这就好比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上汽董事长陈虹日前在股东大会上强调,该集团不会采用任何公司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最多是合作。随后,陈虹的言论很快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批评有之,赞扬亦有之。那么,让上汽深陷舆论漩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目前国内主流车企在智能化方面有哪些布局?

  “存在沦为互联网公司

  代工厂的风险”

  智能化是汽车行业下一个竞争高地。近年来,车企在智能化方面不遗余力地布局,同时,以百度、华为、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凭借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的先天优势,正快速涌入汽车行业。

  陈虹所说的整体解决方案,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北汽新能源ARCFOX和华为的合作。4月17日,北汽新能源旗下ARCFOX发布了阿尔法S华为HI版,该车由华为深度参与打造,搭载华为高阶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Autonomous Driving Solution,这也是首款搭载华为激光雷达方案的智能电动汽车。从媒体宣传和大众关注的重点来看,该车的确被华为抢了风头。

  尽管华为方面曾多次向外界表达“不造车”的态度,但其深度参与造车,打破了供应商与主机厂的关系边界,让不少车企神经紧绷。

  无独有偶,今年3月,百度与吉利汽车共同组建了集度汽车公司,分别持股55%和45%,前者负责软件技术,后者主导汽车工程开发和整车制造,百度拥有集度汽车的主导权。“从某种意义上看,车企若没有前瞻技术储备,存在沦为互联网公司代工厂的风险。”业内人士提醒道。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独立研究员曹广平看来,车企及智能化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等各级供应商,谁掌握的关键技术及相关约束条件越多,谁就在产品技术和零部件搭载上越有博弈能力和投票权。

  过度争夺话语权

  市场蛋糕做不大

  一辆新能源汽车有超过一万个零部件,造车并非易事。

  小鹏汽车副总裁李鹏程将未来智能汽车的组成归纳为三部分——汽车机械本身、基于车辆生态的软件架构及入驻生态的软件,“车企不能放弃前两部分,如果放弃造车,机械和软件很难耦合;如果车辆生态不自己做,主动权也就交给了别人。”

  “过去很多传统汽车受制于软件、电子电器供应链,今天造车新势力在努力规避这样的问题。”李鹏程表示,小鹏汽车坚持自主研发。但目前智能汽车刚起步,还没到普及阶段,因此他指出,现在考虑未来汽车的主导权还为时尚早,小米、百度、华为等互联网公司想造车也需倚靠硬件商的能力,双方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平台之间要开源兼容,善于吸纳他方优质资源。

  吉利销售公司市场研究中心部长蒋腾也认为,智能汽车刚起步,市场空间大,“企业都意识到数据的价值,软件商想掌握黑匣子,硬件商想要数据。大家都想掌握主动权时,就会形成一个个壁垒圈,导致很难将市场做大。”

  曹广平指出,车辆智能化是个系统工程,各层面的软件、零部件、器件、芯片等要素不是一家车企或一个供应商能完成的。从现状来看,车企在整体系统架构上采用合作模式的居多,部分核心功能所需的子系统也在进行自主研发。

  事实上,陈虹并没有拒绝华为,上汽与华为早有业务合作。如今年2月上市的上汽R汽车首款SUV车型MARVEL R就使用了华为提供的5G芯片。据了解,目前华为已与北汽、长安、广汽三家车企达成合作伙伴关系,更多的是采用tier1(一级供应商)与tier2(二级供应商)的合作模式向车企提供零部件和解决方案。

  智能化是上汽

  破难而进的最后抓手

  众所周知,自研或合作是企业的自主策略选择,且有志于掌握技术无可厚非。那么,陈虹的新言论为何让上汽陷入争议?

  问题出在财务和竞争力指标上。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在上汽股东大会上,情绪激动的股民对上汽进行了抨击并质问管理层,为何市值一路走低,“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成为超级风口,比亚迪、长城汽车股价翻了5、6倍,江淮汽车涨幅超过10倍,号称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上汽,市值不到比亚迪的40%、长城汽车的70%。”

  事实上,上汽是最早驶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的车企,并为此陆续投入上百亿元资金,但目前其表现突出的车型是五菱宏光Mini EV,该车最低售价仅2.88万元,利润微薄。整体来看,在上汽所属主要整车企业板块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是表现较好的部分,表明该集团车辆销售高度依赖合资车企。

  数据显示,这家雄踞国内汽车销量榜首多年、曾经A股市值最高的整车企业,过去2年主要经营业绩指标大幅下滑。2020年,上汽整车销量同比下降10.2%,降至560万辆,营业总收入7421.32亿元,同比下降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4.31亿元,同比下降 20.2%。

  对此,陈虹坦言,上汽遭遇车市下行、新冠肺炎疫情和造车新势力崛起等多方冲击,“恢复还需一些时间。”

  上汽方面表示,集团已建成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五大中心,实现了技术底座的战略布局。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若在智能化赛道上再落后于人,欲破难而进的上汽前景将更加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