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版:中国城市能源周刊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7月0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嘉宾致辞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7月05日   第 25 版)

  苏州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周伟强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夏勇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创新与技术中心主任道夫·吉伦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院长李伟阳

  苏州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周伟强:

  敢为人先、先行先试,苏州努力争当低碳转型表率

  苏州在过去40多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奇迹,今年有望成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大城市。随着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不断集聚,呈现出产业基础好、科技水平高、创新氛围浓、开放力度大的特点,苏州在城市发展,产业结构、行业类型与能源变革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实践,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苏州自2012年积极申报成为国家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以来,经过不懈努力,低碳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苏州产业结构还比较偏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因地域有限、人口密集、资源稀缺,经济发展需求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仍较为突出。苏州所处的季风气候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需不断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尽管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但苏州将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在低碳转型上努力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苏州已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了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研究,正在抓紧制定全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方案,将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和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夏勇:

  为苏州创建国际能源变革发展 典范城市赋智赋能

  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和清洁、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宜业、宜居的低碳城市,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直以来,国网江苏电力高度重视和支持苏州城市能源变革发展,“十四五”期间将投资392亿元,携手政府共同打造智慧能源高效能的城市能源互联网,推动苏州城市能源供应、配置、消费、服务全过程低碳高效转型升级。届时将力争本地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9%,助力苏州单位GDP能耗下降17%,并通过电网数字化转型,建设基于能源云网的苏州城市能源大数据中心等项目,探索建立“电力大数据助力生态环境精准治理”政企合作模式,建成多方参与、共赢共享、创新创业的能源互联网价值创造生态圈。

  相信通过此次论坛,能够进一步为苏州市创建国际能源变革发展典范城市赋智赋能,为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和城市能源转型带来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创新与技术中心主任道夫·吉伦:

  释放城市潜力对实现1.5℃温控目标至关重要

  个人认为,释放城市潜力对于实现全球1.5摄氏度温控目标至关重要,这需要靠当地的行动来实现。像本次会议这样的讨论,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们为探索和创新城市能源新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平台。我很高兴地说,IRENA与中国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都有着成功的合作历史。

  城市终端用能部门脱碳,太阳能和风能将发挥关键作用。IRENA最新发布的报告《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显示,过去十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一直持续下降,公用事业规模的光伏发电成本同比下降7%,海上风电成本下降9%,陆上风电成本下降13%,聚光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16%,这表明可再生能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与此同时,不断增长的可再生能源需要通过创新解决方案来增强电网的灵活性。我们最近的两份创新展望报告,就讨论了更有效地管理城市能源系统中波动的可再生电能接入的新兴解决方案,这是在城市中消纳更高比例屋顶太阳能光伏的关键因素。我们即将发布的关于城市行业耦合机会的报告将为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净零城市基础设施设计提供更多启发。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院长李伟阳:

  低碳城市建设需加强国际交流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正在揭开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新篇章。低碳、绿色、高度数字化与深度电气化,必将成为未来城市的核心特征与最为重要的高质量发展要求。

  作为中国首个致力于推动城市与能源协同发展的专业智库,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坚持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国际能源变革的大局中,认识和定位城市能源变革的目标、任务与路径。坚持在加速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城市经济新动能的格局中,积极参与和布局城市双碳产业孵化,示范推广新型社会用能形态,以城市低品位热能高质量利用、大规模储能技术、绿色数据中心能源系统、智能物联终端、数字化平台、灵活性资源聚合商等赛道为突破口,推动低碳城市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助力绿色低碳产业蓬勃发展。

  加强低碳城市建设国际交流,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搭建更多更好的低碳城市建设国际交流平台,广泛学习吸收先进国际经验,传递低碳城市建设的“中国声音”。

  (本报记者 仝晓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