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6月1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大庆油田:中国工业的精神脊梁(建党100周年·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本报记者 李玲 别凡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6月14日   第 01 版)

  1904—1948年的45年间,我国石油产量只有278.5万吨,平均年产量仅为6.2万吨,而同期进口的“洋油”却高达2800万吨

  2020年,我国原油产量已达1.95亿吨,比1949年的12万吨激增1600多倍

  

  在我国西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油田的抽油机昼夜不歇、不停运转;在青海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青海油田的石油工人们热火朝天、一丝不苟地操作着各种采油机械;在西北鄂尔多斯盆地、在东北松嫩平原、在华北渤海湾,长庆油田、大庆油田、渤海油田的钻井平台机器轰鸣……它们,都在为开采“工业的血液”——石油而忙碌着。

  这些被开采出来的石油,将通过四通八达的管道,自西向东、从北向南、由海上岸,经过层层炼制加工后,为工厂的机械提供动力、为道路上疾驰的汽车加足马力、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原料……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生产原油1.95亿吨,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生产大国、世界级石化强国。

  遥想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每年生产的原油量只有区区十几万吨,被国外学者认定为“贫油国”。然而,凭借石油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忘我奋斗,我国石油工业蓬勃发展,成就斐然。这其中,始终绕不开一个名字——大庆油田。作为曾经撑起中国石油工业半壁江山、堪称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脊梁的大油田,大庆油田的发展史,正是波澜壮阔、自立自强的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的缩影。 

  打破“贫油论”——撑起我国石油产业半壁江山

  展开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历史画卷,大庆油田油然彰显其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石油工业的基础十分薄弱,仅有甘肃玉门老君庙、新疆独山子、陕西延长等几个小规模油田,年产量不足12万吨,国内消费的石油基本上依靠进口。那时候,西方国家一些专业学者都认为,中国是贫油国家。

  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战略储备都需要石油,大量的石油该从哪里来?

  1958年2月,党中央做出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的重大决策。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满怀豪情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广袤的松嫩平原,开展艰苦的地质勘探,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前夕发现了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的发现,翻开了中国石油开发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一页,由此开启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大庆石油人以“宁愿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仅用三年时间,就建成了年生产能力500万吨的原油生产基地,累计生产原油1166.2万吨,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51.3%,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

  从1976年开始,大庆油田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的新突破,并在此后连续27年保持稳产高产,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撑起了我国现代石油工业体系的半壁江山。

  60多年来,几代大庆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在亘古荒原上建成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截至2020年底,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超24亿吨,用60吨的油罐车装满,可绕地球赤道14.58圈。

  2020年,大庆油田完成油气当量4302.97万吨。其中,国内生产原油超3001万吨、海外权益产量931万吨、天然气46.55亿立方米,开创了稳油增气、内外并举的新局面。大庆油田始终保持着油气当量4000万吨以上的世界级水平,在新时代展现了新气象新作为。

  创新驱动——持续攻关引领世界先进水平

  大庆油田的发展史,既是一部我国石油工业的艰苦创业史,更是一部自主创新、持续攻关的科技进步史。

  在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历程中,大庆油田始终致力于科技的自主创新、持续创新,逐步发展形成了一整套非均质多油层大型陆相砂岩油田的勘探开发地质理论及技术系列,在国际上保持领先水平,累计取得科技成果10000余项。油田勘探开发成果与“两弹一星”共同载入我国科技发展史册。

  大庆油田的勘探,不仅发展完善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中国贫油论”,还指导了全国陆相石油勘探,为后续胜利、辽河、吉林、大港、华北等油田的相继发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推动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

  在石油开采上,为了保证油田的持续稳产、高产,尚处于产量增长高峰期的大庆油田,即着手开展聚合物驱油技术的研究储备,这一技术可使采收率提高10个百分点。此后,科研人员又超前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可在油田含水率达98%的极限开采条件下,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以上。

  从岩性找油理论带来储量的大幅度增长,到二次、三次采油技术应用实现采收率世界第一,每一次实践背后都是认识的深化、理论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如今,大庆油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次采油基地,主力油田采收率已突破50%,高出国外同类油田10至15个百分点。

  当前,大庆油田正积极开展的泡沫复合驱油和微生物驱油等储备技术攻关,有望成为油田开发后期四次采油的主要技术接替,采收率分别进一步提高8个和10个百分点。相关技术推广应用后,大庆油田采收率将突破70%,增加可采储量1亿吨以上。

  “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改革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在保证稳产、上产的同时,大庆油田也紧跟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步伐,引领石油工业的智能化变革,先后成立了华为云计算中心,建成投产大庆油田智慧指挥中心。围绕打造“共享中国石油”,大庆油田进一步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数字油田、智能油田、智慧油田”建设步伐。

  生生不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薪火相传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大庆油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符合油田实际、具有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和经验。以此为基础,我国陆续开发了胜利、大港、辽河等油田,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石油工业发展之路,为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重要实践基础和宝贵经验。

  大庆油田的历史功绩不仅在于曾经撑起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半壁江山,树立了石油工业的标杆和旗帜,更在于在开发建设中培育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由职工群体在油田开发建设实践中创造的,它是石油职工的伟大创举,激励着工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馆长李洪福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始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也将始终作为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而血脉相承、生生不息。

  在大庆铁人广场上,一代铁人王进喜的巨大雕像高高矗立,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往参观、瞻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薪火相传,精神火炬在一代代大庆人手中擎起。

  “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大庆“新铁人”王启民身上所体现出的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正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油田科技领域的新发展和新内涵。

  2020年11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8队采油工班长刘丽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表彰。“作为一名普通采油工,能用创新为企业多省钱,为国家多产油,我感到十分自豪。”刘丽说。

  在实践中不断赋予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把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任务,已经成为每一个大庆人、每一个石油人正在努力践行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