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星辰副刊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3月2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八十四年的惦念(党旗飘扬)

■汪志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3月29日   第 24 版)

  年过九旬的岳母,闲暇时常常回忆往事,提及最多的,就是84年前,她和家人一起救助红军女伤员的故事。

  1936年冬天,来自鄂豫皖及川南等地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以下简称“红西路军”)两万余名将士,由宁夏一路向河西走廊腹地开进。次年1月,红四方面军与马步芳部队(马匪军)在河西走廊展开了浴血奋战。彼时正值寒冬腊月,红西路军将士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在敌众我寡、伤亡惨重、饥寒交迫、粮弹无济的生死关头,依然坚守阵地,灭敌一万余人,最终少部分将士成功突出重围,部分受伤将士被打散到附近的偏僻乡野。

  一个寒冷的傍晚,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岳母去自家后院抱柴草,突然发现了草垛旁三名受伤的红军女战士,她们穿着灰色军衣,戴着红五星的帽子,衣服单薄,满身伤口,冻得浑身发抖。

  岳母胆怯地后退了几步,因为当时整日整夜的枪炮声吓得乡亲们不敢出门,大家都知道来自东边的一支军队正跟当地的马匪军打仗。看着眼前几个女伤员,岳母虽害怕,却也壮着胆子问:“你们哪来的,跟谁打仗,怎么在我家院子?”

  这时,一名女战士坐起来说:“小妹妹,不要害怕,我们是南方来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为穷人打天下的军队,这几天跟这儿的马匪军打仗,伤亡很大,我们几个受伤后又冻又饿实在走不动了,在这儿休息一会儿,马上就走。”

  马匪军在当地作恶多端,专门欺压老百姓,穷人有苦难言,敢跟他们打仗,一定是好人。想到这里,岳母立即跑回屋叫来父母,要将几名女战士扶回屋里,可岳母的父母有些犹豫。因为战争结束后,马匪军到处搜捕被打散的红军将士,不许老百姓收留,一经发现,全家人都会遭难。

  此时的女战士不愿连累老乡,执意不进屋,好在岳母两边做工作,她们才答应去家里包扎伤口。处理了伤口,吃了一顿杂粮做的热饭,三名战士刚躺上热炕,就睡着了。

  虽然是夜里,但为了防止马匪军突然搜查,岳母立即叫来了同村比自己大几岁的岳父(当时他们定了娃娃亲),让他爬到村边最高的白杨树上站岗放哨。夜晚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岳父一直趴在树干上,直到女战士们醒来,并坚持趁夜色转移到其他安全地带,才从树上下来。临走时,岳母将自己的几件棉衣服送给了她们御寒,并将家里的少部分干粮装进她们的口袋。

  “那三个红军女娃娃最后有没有被马匪军抓到?她们有没有找到大部队?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活着?”几十年来,岳母经常自言自语。我总安慰她:“一定会找到的。”因为我从红西路军的后续历史中得知,当年被打散的将士,一部分突围到了新疆,另一部分通过兰州八路军办事处辗转到了延安。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像岳母这样勇救红军战士的故事还有很多。据张掖市临泽县史料记载,当年红西路军在临泽县梨园口、汪家墩、三道柳沟等地与马匪军血战一个多月,留下了下营村红军标语墙、李先念栓马桩、红军井……也留下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1987年,为缅怀红西路军革命先烈,临泽县人民政府修建了一座红西路军烈士陵园,徐向前元帅在纪念碑上亲笔题写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永垂不朽”。从那年开始,每年清明节,岳母都要去烈士纪念碑前鞠躬,在纪念馆的图片前久久驻足。

  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内,苍松翠柏苍劲挺拔,数千名烈士长眠于此。这里,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中那一段悲壮的历史,记录着红军将士用热血铸就的红西路军精神。84年过去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历史也将不断证明,有一种信仰和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

  (作者供职于中核集团甘肃雪晶生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