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星辰副刊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3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修物修心

——观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有感

梁征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3月08日   第 24 版)

  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以“丹宸永固”大展、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古建岁修保养为线索,通过故宫博物院古建部、修缮技艺部、工程处、文保科技部、考古部等故宫人的微观工作视角,讲述故宫六百年的历史沿革和70年来古建保护者与故宫之间的故事。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拉近了故宫、传统文化与观众的距离,给人全新的观感。

  通过镜头,我们感受到了快与慢。从车水马龙的现代北京城,走进故宫博物院,顷刻便能察觉到当代社会里两种时间的流动方式:一种是马不停蹄的快节奏生活,人们行色匆匆,忙着奔波;另一种则是慢,故宫里的修复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潜心修复每一件破碎的文物,岿然不动、心如止水,那是数十年甘坐板凳的慢,是一辈子专注一件事的慢。

  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很多人无法也无暇选择慢生活。但相反,故宫中修复建筑的工匠和工程师们,面对梁上的彩画,要细细地拓、徐徐地摹;面对瓦上飞草,要岁岁地除、根根地拔;面对殿宇梁木,要迢迢地运、轻轻地扶,似乎是为观众提供一种心理的放松与“修复”。

  而且,我们还能感受到动与静。触动我们内心的,其实并非那些高超的技艺,而是故宫人对故宫数十年如一日的热爱。于他们而言,修复的对象变成了静止的古建,在养心殿修复现场,工程师对着镜头讲述了在偏殿透风砖中发现清代戏折的故事,当他打开一块透风砖,就如同打开了一个时间胶囊。还有,《丹宸永固》大展的开幕式上,年过八旬的老故宫人坐着轮椅看展,虽然身体不便,却依然挪着小碎步急切地往前走着,放佛下一刻就是一场久违的见面。宫殿是静止的,可在参观者的来访中,又是互动的,它与现代人的对话沟通正变得可亲可近。

  我们还会感受到生与死。时间坚韧又有力量,人寿不可六百岁,故宫却已存续了六百年。再恢弘的紫禁城,也与无数平凡的屋舍一样,会褪色、会朽坏,故宫的屋顶也会长草、会落鸟……一代代匠人静默无声地来到这里,修复、维护、复原这座宫殿,将一身绝艺,留给了宫殿、砖石、瓦木和身后的年轻人,用心铸就故宫的不老和不朽。而见证六百年风云变幻的故宫建筑,也在提醒着每一个人:在时间面前,个体微渺又短暂,物质虽不能永存,人虽无法永生,但他们一起创造的精神可以代代传承。

  《我在故宫六百年》用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让观众在轻松宁静的氛围中重新认识了既熟悉、又陌生的故宫。纪录片中闪现的每一砖一瓦、一梁一栋、一木一石,都是华夏璀璨文化的凝结,他们是历史的沉淀,禁住了时光的打磨,正在熠熠生辉。

  (作者供职于中建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