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新能源汽车·市场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2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持续被资本市场看好——

新能源汽车“钱景无限”(车市透视)

■本报记者 卢奇秀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2月01日   第 18 版)

  编者按:

  近期部分新能源车企市值持续飙升,远超传统车企巨头。对此,业内不乏质疑之声,担心新能源汽车资本市场泡沫过大、风险难控。但也有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泡沫尚在合理区间,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利好政策的持续加码,与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方向高度契合的智能新能源汽车前景向好,投资机会还会更多。

  

  进入2021年,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可谓风生水起。自动驾驶公司Cruise获得微软领投的20亿美元;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市值再创新高;新玩家加速进场,百度和吉利组建智能汽车公司,苹果与现代合作打造下一代汽车……

  “汽车是一个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更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新进入者短期内通过销售实现现金流不太可能,只有通过融资才能实现。”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子基金总裁方建华看来,目前智能电动汽车已引发资本市场的狂欢。

  “100年的投资理念在今天被颠覆”

  当前,特斯拉年销量不足50万辆,市值却屡创新高,一度超8500亿美元,是全球前七大传统车企市值之和的1.5倍;蔚来的市值也一度破1000亿美元大关;恒大汽车更是在没有卖出一辆车的情况下,总市值已接近4000亿港元,超越上汽集团,甚至超过其母公司中国恒大。

  种种“魔幻现象”的背后,是资本市场不同以往的估值逻辑。汉德工业促进资本主席蔡洪平介绍,传统上市车企估值方式是市盈率P/E估值法(总市值/总净利润或者每股股价/每股净利润),而造车新势力按照市销率PS(总市值/主营业务收入或者是股价/每股销售额)进行估值。“在这种模式下,丰田是1倍,特斯拉是22倍,小鹏是57倍,蔚来是38倍。而从利润率来看,宝马利润率是12.4%,特斯拉是2.4%(扣除碳排放收入的利润率为-2.3%),小鹏汽车是-56%。可以看出,利润率为负的造车新势力拿到的估值,却远远高于百年积淀的传统大厂。完全看不懂。100年的投资理念在今天统统被颠覆。”

  “以过去传统产业的眼光,毛利率低于30%都不好意思说是一家高科技企业,而如今蔚来8%的毛利率却能够产生这么大的价值。”中关村银行董事长郭洪同样表示,造车新势力市值表现要用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更重要的是看其产品定义未来的能力和产品经理的执行力。

  “互联网造车的春天终于来了。”蔡洪平同时也提醒,虽然现在资本市场对智能电动汽车的估值很高,但长期来看,估值基础仍将回到销售和税后利润,回到 P/E 估值法。在此之前,企业要趁着资本市场处于迷惑期,抓紧融资,全力冲刺上市,但融资之后要兑现承诺。

  “估值存在泡沫,但仍在合理区间”

  在蔡洪平看来,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前瞻的估值泡沫,但这种泡沫很合理。“虽然最终只有5%的企业能留下来,但没有泡沫的存在,就不可能通过资本市场孕育出新兴产业。”

  对前景的判断,要融入大环境视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如果行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一致,就有发展空间,就有投资价值。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汽车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是长久且巨大的。    

  “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7万辆,2021年如果能达到170万辆,几年就实现了100倍的增长。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高增长行业。”中金公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邓学表示,行业有更多科技人才和资本进入,创新力度也非常大,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非常明确。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要达到20%。这意味着,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的复合增长率将在30%以上。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谁逃跑谁吃亏。”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余宁同样认为,要从一个更高的维度进行思考,能源、建筑、交通在智能电动汽车到来时将进行融合,不仅仅局限于智能电动汽车的小范围。

  余宁进一步表示,智能电动汽车实际上刚刚起步,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智能电动汽车的背后是算力,与以往购买汽车“一锤子买卖”不同,智能汽车可以不断升级,通过订阅式服务增加用户黏性,打开想象空间。电池也是一个高科技的产品。这意味着,未来汽车是“算力+能量”的载体,这两项内容都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无限的迭代可能和无限的投资回报可能。

  “还有更多投资机会”

  基于对前景的乐观判断,如何把握住智能电动汽车的投资机会?

  “整车供应链中有两三万个零部件,其中间最值钱、附加值最高的就是汽车电子产品。电子化的方向是非常确定的。”华软资本董事长王广宇认为,投资机会不仅限于整车品牌,目前电机和电控领域的集中度较为分散,还有很大空间。此外,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仍然有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供应商出现,也会出现非常多的机会。

  余宁认为,目前智能电动汽车在配置上不断向上摸高。电池超过100kWh,电机功率达到400Wh,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自动驾驶算力超过1000T,现在是马力、耐力、算力“三剑客”一个都不能少。可以说,当前智能电动汽车已经拉开了淘汰赛大幕。

  车企又该如何应对?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TO蔡建永表示,车辆必须要有非常好的品牌和非常好的体验。为了实现这一点,领先的产品力、持续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化的体验是基础。汽车不断进化,意味着车厂、供应商要在汽车上持续投入,从车上挣得的资金能够反哺新的开发,并回馈到已有汽车的持续升级上。与此同时,随着ICT(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汽车产业的跨界融合,ICT先进的软硬件开发经验与能力正快速向汽车行业复制。“现在车企推出新车型的速度越来越快,未来谁的速度更快、谁能结合用户的需求与大数据的反馈更快速地反应,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