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版:特刊

中国能源报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分布式能源迎发展良机

专家指出,作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形式,分布式能源应当得到更多重视,迫切需要以制度创新补短板、促发展

■本报实习记者 张金梦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12月21日   第 27 版)

  “如何构建分布式能源生态圈”专场研讨会现场

  “如何构建分布式能源生态圈”专场研讨会现场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持续增长与能源管理“双控”要求趋严,能源转型绿色、低碳、高效已成大势所趋。特别是随着城市能源管理向精细化、终端化方向发展,以及可再生能源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以天然气为基础的分布式能源将迎来新的发展良机。

  “国内二十年发展实践表明,分布式能源可控可操作、启动快速、灵活布控,是解决城市能源供应与管理痛点和难点的重要‘抓手’,是我国能源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应当得到更多重视。”在12月10日举办的第三届(2020)中国城市能源变革峰会暨第二届分布式能源生态论坛“如何构建分布式能源生态圈”专场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出,破除当前分布式能源发展的诸多掣肘,不仅要鼓励技术创新,更要注重制度创新。“只有通过解放思想,尽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分布式能源预期成效才能真正得以发挥。”

  城市能源管理低碳化、终端化

  分布式能源迎良机

  “当前,我国能源保障体系已基本建成,但碳减排目标日益紧迫、政策要求正逐渐趋严,多样化的能源供应需求及技术装备的不断进步,将推动我国未来城市能源管理向精细化、终端化方向发展。”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方建平说。

  “分布式能源是为特定终端用户量身打造的能源服务系统,规模可大可小。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需要预先对特定终端用户进行负荷分析,在精准把握用户负荷变化曲线基础上,匹配项目解决方案。”全国人大环资委调研室原主任、国务院参事室原特约调研员徐晓东表示。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理念逐渐提升改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用户服务属性将进一步得以强化,而这正迎合当前城市终端用能的个性化、多样化大势。方建平对此指出,在此背景下,能源系统由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变已成大势所趋,从而为分布式能源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在上海市节能协会会长王坚看来,可控可靠、启动快速等是分布式能源的突出优势。经过多年实践,其在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推进节能减排和能源转型发展方面已经展现出显著成效。

  以上海为例,王坚介绍,截至2019年底,上海市分布式能源项目共62个,累计装机容量约21万千瓦。经评估测算,所有项目节能率均超30%,二氧化碳减排率均超40%;每年可节约标煤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3万吨。

  短板诸多

  大发展呼吁制度创新

  党的十九大明确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分布式能源是为提高能效而诞生的能源利用模式,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形式,应当得到更多重视。” 徐晓东说。

  据测算,未来十年,我国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演变,低碳技术催生的绿色能源投资有望达4万亿。这意味着高能效、绿色低碳、调控灵活,以及可望解决城市能源供应与管理痛点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将迎来发展“风口”。

  但记者了解到,当前,分布式能源价格机制未理顺、能源体制改革滞后、条块分割森严,造成分布式能源发展艰难。

  “能源转型需要解放思想,不仅要鼓励技术创新,更要注重制度创新。只有尽快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分布式能源才能得到真正发展,也才能助推能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徐晓东强调,当前,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园区,有必要成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如此资源配置效率与管理效率就会大幅提升,分布式能源的优势将进一步得以凸显。

  把握“新基建”核心

  智能化、数字化成大势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新一代分布式能源应建立在智能信息网络基础之上,是智能化的、有生命的能源系统。它可以实现多种能源高效组合利用,天然气、电力、可再生能源、热泵、储能等都可以融入其中,各展其长、协同出力,为终端用户提供最佳的服务。”方建平进一步指出,未来,分布式能源应把握“新基建”数字化、智能化核心,向综合智慧能源演进,为能源转型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为城市能源能源大脑建设中提供基础应急安全保障。

  “从我们公司分布式能源项目的运行实践来看,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通过耦合地热、光伏、风电、生物质等多种能源,采用分布式能源+综合能源一体化,系统综合能效可提升10%,用能成本同时降低20%。”上海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