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油气·观察

中国能源报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关注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12月21日   第 13 版)

  陕京管道日输气量

  再创新高

  本报讯  陕京管道当日输气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419亿立方米,其中向北京市供气1.13亿立方米。这些输气量可满足4.8亿个三口之家一天的生活用气需求,同比日输气量提高1000多万立方米。

  进入12月以来,受降雪及冷空气影响,我国大范围气温断崖式下降,天然气用气量需求剧增。作为“首都供气生命线”,陕京管道统筹全线高效运行,开足马力保障首都及管道沿线冬季天然气供应。截至12月16日,陕京管道当月累计输气36.66亿立方米,同期增长6.7%。

  除保障首都用气以外,陕京管道还向陕西、山西、内蒙古、天津等地区及沿线47座城市供气,保障企业生产、居民供暖和民众生活需要。北京管道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系统供气安全平稳高效,在运行管理上综合考虑管网输气能力,优化输送方案,配合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做好运行优化工作,合理匹配陕京一线、二线、三线和四线机组运行,有效降低能耗;充分发挥陕京四线运行负荷率及支干线转供能力,科学提升管网管输效能。

  (齐佩东 张鑫)

  

  大港油田

  加强天然气集输管理

  本报讯  为确保冬季天然气供应底气足气量稳,中国石油大港油田持续加强天然气集输管理,输配方案与迎峰准备完美契合。自11月1日供暖至11月30日,日输气量达800万立方米,首月向京津冀鲁平稳输气2.5亿立方米,保驾护航指数相得益彰。

  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天然气枢纽。在加强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及冬防保温的前提下,10月份以来,各生产站场、计量阀组间、输气管道严格落实冬季安全生产运行措施,利用生产监测系统加强供气动态监控,以技术参数变化进行气量调配,实现供需总体平衡。11月1日,随着天津地区率先供暖,大港油田正式按下保供按钮。

  生产运行方面,加强上下游的协调,确保港气尽产尽销,陕气有效补充,防止用户在供不应求的用气高峰时期超计划用气。依据气温实际情况,密切关注流量、生产参数等运行数据的变化,及时调整出站压力。加强隐患排查,积极有效地处理运行中出现的故障问题,协调相关单位部门做好冬季保供工作。

  计量管理方面,坚持每天做好输差分析,及时解决计量仪表故障,开通外部单位沟通通道,妥善处理计量纠纷。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定时校检计量器具,确保计量准确可靠。由专人进行气体组分化验工作,防止管线发生冻堵。

  设备设施运行方面,结合以往经验,重点关注民用管网下游用户压力、气量变化。在开展冬防保温中,累计对民用管网过滤、计量等设备进行全面维保200余台。为确保调压器平稳运行,入冬前对居民小区和锅炉调压器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在用调压器灵活好用,备用调压器随时启运。同时,利用高精度可燃气体检测仪,逐一排查计量阀组间泄漏问题,为天然气迎峰度冬做好准备。

  (刘英 李璐璐)

  

  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

  供氢中心投产

  本报讯  日前,中国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一期项目正式投产。分析结果显示,氢气纯度高达99.999%,符合国家高纯氢标准,标志着燃料电池车用氢气纯化及供应技术在广州石化成功应用。

  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目前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石化提出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愿景目标、构建“一基两翼三新”发展格局,氢能在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2020年7月,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印发《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规划将广州建成我国南部地区氢能枢纽,规划到2022年,完成氢能产业链关键企业布局;到2025年,初步建成氢能产业链;到2030年,建成氢能产业体系。

  广州石化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氢气产能富裕,具备为广州市及珠三角地区氢能产业提供氢气资源的条件。广州石化结合广州市规划建设氢能枢纽布局,积极推进氢能源建设。2020年,广州石化率先启动了年产量可达1500吨的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一期项目。

  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一期项目原料来自苯乙烯装置脱氢单元尾气,通过变压吸附、分离工艺后生产高纯氢气作燃料电池燃料。燃料电池车用氢气纯化及供应技术在广州石化的成功应用,为拓展绿色低碳新业务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中国石化打造高品质氢能生产、储运、加注等氢能产业链提供了支撑。

  (黄敏清  刘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