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油气·观察

中国能源报 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继完成新奥能源32.78%股份收购后,新奥股份全面接管舟山LNG接收站

城燃企业加码天然气一体化建设

■本报记者 李玲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11月16日   第 13 版)

  近日,新奥生态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奥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与新奥(舟山)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下称“舟山公司”)签订《委托管理协议》,舟山公司委托新奥股份对其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调度、指导,委托管理期限为协议生效起一年。委托期限内,舟山公司现有资产权属与使用状况不变,资产权属及收益分配仍归舟山公司股东享有。

  作为舟山公司的核心资产,新奥舟山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是这次托管的主要目标,这也是继新奥股份对新奥能源下游资产并购完成后,在上游布局的又一大动作,旨在布局天然气产业链一体化。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油气体制改革的深入,城燃企业将迎来更多机遇,天然气一体化趋势也更加明显。

  接管接收站  获取上游资源

  作为国内首座以民营企业为投资主体的LNG接收站项目,新奥舟山LNG接收站自建设之初便受到业内广泛关注。2018年10月,舟山LNG接收站一期顺利投产,年设计产能300万吨,二期项目预计2021年建成投产,年处理LNG能力将达到500万吨。

  当前,舟山公司由新奥集团控股,持股比例为65.68%。对于接管舟山公司的原因,新奥股份称是为了提高舟山公司的管理效率,助力新奥股份打造能源板块一体化运营。

  根据协议,新奥股份在委托管理期限内,享有对舟山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检查、调度、指导的权利。

  除了接管LNG接收站外,新奥股份同时发布公告称,拟将公司名称由“新奥生态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新奥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经营宗旨变更为“在国家清洁能源规划和政策指引下,充分利用公司在上游天然气资源获取和下游分销方面的优势,运用数字技术,打造产业智能平台,通过智慧产品充分赋能生态伙伴,成为天然气产业智能生态运营商。”

  收购新奥能源  掌控城燃网络

  事实上,在此次接管舟山LNG接收站之前,新奥股份刚刚完成了对港股新奥能源的并购。

  据披露,新奥股份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新奥国际及精选投资购买其持有的新奥能源合计约3.69亿股股份(占新奥能源已发行流通股总数的32.78%),交易作价258.4亿元,交易完成后,新奥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新能香港持有新奥能源上述股份。

  至于具体交易方式,新奥股份先以全资子公司新能香港持有的联信创投100%股权与新奥国际所持交易标的等值部分进行资产置换,联信创投主要资产为持有的Santos 2.0亿股股份(占Santos已发行流通股总数的9.97%),作价70.86亿元。其余部分以发行股份及现金方式支付。

  今年4月15日,新奥股份上述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已获得中国证监会无条件通过,9月10日,新奥国际及精选投资已将标的资产过户给新能香港,新能香港已合法持有新奥能源合计3.69亿股股份。

  新奥能源作为我国几大城燃龙头企业之一,在全国拥有广泛的天然气城燃网络布局。 截至今年上半年,其在全国运营城燃项目达229个,为2194.5万住宅用户和15.7万家工商业用户提供燃气服务,覆盖接驳人口超1亿人。 

  “收购新奥能源,剥离Santos后,新奥股份重组已基本完成,本次重组使得新奥股份顺利翻开了新篇章,迈出了转型成为A股市场天然气龙头公司的第一步。”开源证券分析师张绪成在研报中指出。

  天然气一体化趋势明显

  据悉,新奥股份下游并表新奥能源后,城燃份额约占全国天然气市场份额9%,年售气量达270亿方并维持每年15%的增速,而对舟山LNG接收站的进一步接管,则有利于锁定更多海外低价气源。

  “新奥股份成为A股市场唯一布局天然气全产业链的稀缺标的,未来在依托新奥能源全国城燃网络的同时不断获取上游低成本气源,有望从此前周期属性标的转型为具有稳定成长属性的综合型天然气龙头。公司受益于管网改革、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将更具竞争力,应该给予更高估值。”张绪成指出。

  事实上,今年以来,包括佛燃能源、中国燃气、北京燃气、昆仑能源等多家城燃企业均在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今年4月17日,佛燃能源与碧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定采购协议,佛燃能源全资子公司深圳前海佛燃能源有限公司或其子公司向碧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每年采购总量不超过60万吨天然气;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也在今年4月份获得发改委批复,该项目总投资201亿元,主要包括10座20万立方米LNG储罐及相关配套接卸、气化、装车等设施,并预留2座20万立方米储罐扩建用地,码头设计接卸能力达500万吨/年,将大幅增加其冬季应急调峰能力及气源获取能力。

  “通过打通全产业链,形成产供储销一体化,可以拓宽资源采购途径,降低气源综合采购成本,同时可增强企业自身的气源议价能力和供气调节能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随着天然气市场化改革逐渐深入,天然气一体化体系建设将成趋势,推动用气成本降低,扩大天然气利用,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