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煤矿一直是我国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的逐年下降。2018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首次下降到0.1以下,达到了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在开采灾害程度远大于国外煤矿的情况下实现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也不能盲目乐观,要清醒认识煤矿灾害仍然严重,安全生产还远没有达到企业自觉、职工自愿做好安全生产的程度。”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副主任贺定超近日在“2020中国公共安全大会”上强调。
《煤矿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煤矿死亡人数持续下降,煤矿死亡人数下降15%以上,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下降15%以上,煤矿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煤矿职业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据介绍,截至2019年,以上规划目标均已完成。
尽管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成效明显,但多位专家在会上指出,安全生产总体仍处于爬坡过坎期,安全生产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好转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好转,死亡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等指标都大幅下降,目前已超额完成规划目标。今年以来全国煤矿死亡事故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8.2%和35.5%。其中,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57.9%和59.1%;发生重大事故起数同比持平,死亡人数下降23.8%;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同比持平。
贺定超介绍,“十三五”以来,我国在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监察效能、灾害治理、基础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落后煤矿煤产能淘汰退出方面成效显著,产能由过去单产不到60万吨/年提高到现在100万吨/年以上。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制体系逐步健全,已形成由18部法律、19部行政法规、33部部门规章、150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组成的煤矿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了以“1张清单,1本手册,1部汇编,1本基准,1套文书,1个办法,1套系统”为主线的执法工作制度体系。
同时,相关部门不断强化瓦斯“零超限”目标管理,推进水害防治“五个转变”,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煤矿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截至2020年6月全国有3305处煤矿达到了三级以上标准,矿井生产采取、采掘工作面、井下作业人员明显减少。
据最新数据统计,“十三五”时期累计淘汰退出煤矿4840处,产能6.97亿吨,全国煤矿数量进一步减少至5268处。
人才流失严重问题亟待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煤矿瓦斯、煤尘、水、火灾和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严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贺定超介绍,现有煤矿中,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高瓦斯、水害严重和采深超千米的矿井共有2050处,产能约18.7亿吨,分别占全国煤矿总数的32.5%和总产能的36.1%。
“由于煤矿赋存于地下,尤其到了千米以下,地压分布等情况完全不同。到目前为止,冲击地压等科学原理还没有探明,也没有找到特别有效的手段。”贺定超指出。
据悉,我国现有冲击地压137处、产能3亿吨/年,分别占全国的2.17%、5.79%;现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773处、产能5.76亿吨/年,分别占全国的12.27%、11.12%;高瓦斯矿井产能占到7.4亿吨,除了西南地区外,在山西也较严重;采深超千米矿井52处、产能1.23亿吨/年,分别占全国的0.83%、2.37%,其中,超千米冲击地压矿井23处、产能0.48亿吨/年。
2012年以来,全国煤矿从业人员由426万降至2017年的249万、减少41.5%,全国47处单班下井超千人的矿井均已降至千人以下。贺定超告诉记者:“近年来,煤矿虽然倡导减人提效,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但煤矿生产毕竟战线长、工作面广,单井下班人数400-900人仍很普遍,目前约有60%的年产300万吨以上大矿,单井下班人数都在这个数值范围。”
“最困难的就是从业人员的素质问题。”贺定超表示,“越是高危行业越需要高素质人才队伍,这些行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却普遍相对较低。煤矿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对人员素质要求更高,但煤矿普遍面临招工难、招生难、留人难的困难,井下一线员工平均年龄都超过40岁。人才流失严重,吸引不来高素质的各方面人才,这是煤矿未来发展的一个潜在危险。”
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管理体系有了重大变化,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逐渐成为全社会共识。
“煤炭是相对丰富,最安全可靠、最经济,也可以清洁利用的资源,相当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贺定超指出,落后、不安全产能逐步退出,优质高效产能成为煤炭供应的主力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了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同时,我国煤炭行业正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煤炭开采技术装备升级换代步伐加快,智能化工作面实现了远程集控,年产千万吨级综采成套技术装备、薄煤层综采智能化无人开采成套装备取得重大突破,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物联网等新技术将提升煤矿生产力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
不容忽视的是,安全生产总体仍处于爬坡过坎期,传统高危行业还没有得到有效防控,新领域新情况新风险又不断涌现,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贺定超说:“特别是安全发展理念还不够牢、安全责任不落实、本质安全水平不高、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不完善等瓶颈性、根源性、本质性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全国安全生产整体水平还不高。”
贺定超认为,把握安全生产事故规律,找准事故频发症结,才能掌握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主动权。他建议,一方面,要认真分析事故隐蔽性、反复性、突发性形成原因及相互关系,更好把握安全生产规律;另一方面,要着力解决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的问题和容易产生重大隐患、风险的领域环节,增强预见性,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