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版:综合/管理

中国能源报 2020年09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蒙电东送”育新机(服务国家战略 融入区域发展)

——中国能建承建内蒙古首台百万千瓦机组投运

特约通讯员 龙婉露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09月28日   第 26 版)

  盛鲁电厂一期工程全景图。
  何松林/摄

  九曲黄河遥相望,百万机组傲然立。9月22日,由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电建二公司”)承建、西北电力试研院调试的内蒙古盛鲁电厂(以下简称“盛鲁电厂”)一期工程1号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移交生产。

  盛鲁电厂一期工程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间接空冷发电机组,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台百万机组,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输电通道配套火电项目之一,建成后,将促进煤炭就地转化,并形成辐射内蒙古自治区、京津唐地区、河北省、山东省的“蒙西电东送”电力新格局。

  美丽与发展共赢

  盛鲁电厂位于荒漠化草原深处,每年与100余次的沙尘天气“亲密接触”。每当沙尘暴来临,施工人员即使戴上口罩,也定会“吃上”一口黄沙,办公室更是无一幸免。但只要风沙一停,他们又开启了全线忙碌模式,焊花飞舞、机器轰鸣,对讲机里不时传来工作动态,仿佛什么也不曾发生。

  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项目建设初期,现场大规模进行开挖土方作业之际,正值当地政府推进草地、林地恢复工作。安徽电建二公司项目部积极响应号召,对现场堆土及时苫盖,定时洒水降尘,加快场地硬化进程,并派专业人员处理生产、生活垃圾和污水。历经3年,项目地荒漠化草原治理取得良好效果,风沙天气明显减少,无边草地凭羊牧,沙葱花海轻摇曳,不时还能与小狐狸等野生动物来上一场“偶遇”。

  创新与创效同谋

  8月23日,1号机组首次带满100万千瓦负荷,各项运行指标均高于设计要求。

  “我们非常重视前期策划,在每一分项工程施工前,都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攻关、方案验证等,保证了建设优质、高效,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安徽电建二公司项目总经理马召朋说。

  开工之初,项目部机械化分公司经理徐伟发现锅炉主吊起重机械定位方案存在瑕疵。通过逐一对大型锅炉设备的安装作业进行实景演练,他提出了新的方案,不仅保障了对锅炉所有安装设备的全覆盖,而且可以同步进行多种设备吊装配合施工,节省建设成本百万余元。

  锅炉钢架吊装时,项目部采用了自主研发的串吊专利工具,使各钢丝绳间保持有效距离,不发生打结,制作容易、操作简单,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安装效率,节约了机械及人工成本,并被推广到2号锅炉钢架吊装中应用。

  集思广益、创新创效的氛围点燃了项目部人员攻坚克难的干事热情:通过优化汽轮发电机预埋螺栓框架设计,节省钢材41吨;主厂房及外围BOP工程全部实行分层施工,为后续安装作业争取了近两个月的工期;地下管网与永临结合道路同步施工,使现场路网同步完善;基于“一种免开盖焊条保温筒”和“一种焊条的侧取式保温筒”两项研究成果获实用新型专利。

  淬炼与强化并进

  “90后”项目部汽机专业经理杨涛带领的8名成员中有7人是“90后”。“年轻的一面是经验不足,但另一面却是干劲十足。”杨涛说。

  2019年7月,1号机组间冷塔冷却三角刚开始吊装,便遭遇了大风及沙尘暴天气。杨涛和技术负责人曹承带领团队严格执行作业规定,值守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监护。历经两个多月,总计168组、每组约12吨的冷却三角顺利完成吊装。

  建设期间,项目部还结成了13对师徒,在师傅们的关心下,徒弟们均成长为项目骨干,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上升通道。

  回忆起1000多个日夜的坚守,每一项难关的攻克,都像电影放映一般,一帧帧刻在项目部党支部副书记樊传伦的脑海里。“我们一共设立了汽机定子吊装、锅炉水压试验、电仪倒送电、通用烟囱安装4个党员工程和全厂机械维护1个党员责任区,全部切切实实发挥了功效,助力了项目多个里程碑节点取得一次成功。”

  2019年7月,1号机组锅炉水压试验一次成功,100674只一次汽系统承压焊口无一变形、渗漏。“虽然夏季本身和焊接过程产生的高温,让作业人员仿佛置身大火炉,但是,他们的焊接操作却从未走样。”项目部锅炉水压试验党员工程负责人王法庭说,袖口与胸前布满的黑色“焊花斑”就是他们胜利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