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版:中国城市能源周刊

中国能源报 2020年09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能源扶贫为决胜“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能

专家建议,未来要重视建立跟踪和预警长效机制,以保障扶贫成果可持续

本报记者 张胜杰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09月28日   第 29 版)

  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站在“金九银十”的当口,是时候梳理脱贫攻坚的答卷了。记者近日梳理能源扶贫成果时发现这样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2019年全国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达到5885亿千瓦时,比2015年增长45%,年均增速为9.7%,全国平原地区基本实现农村机井动力电“村村通”,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

  能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打响的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9月22日,在京召开的第四届(2020)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暨脱贫攻坚·能源扶贫成果报告会,全面梳理总结了截至目前我国所取得的巨大能源扶贫成就。

  国内外专家学者与一线参与者在会上分享各自实战经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亦发出提示——在推行绿色能源、清洁能源时,要防止产生新的贫困。

  “能源”扶贫让老百姓

  走上脱贫奔康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行业加强组织领导、发挥行业优势,强化工作统筹、集中精准发力,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种形式,高质量推进了能源扶贫工作。

  能源产业投资规模大、上下游拉动作用强,采取优先倾斜支持政策,能源企业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在不少贫困地区实现了将能源资源优势成功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尤其是光伏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和贫困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不仅实现了精准扶贫和兜底保障,同时也成为基层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工具。”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中国能源扶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建平在会上说。

  前不久,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公开表示,我国积极丰富拓展扶贫增收新渠道,创造性实施光伏扶贫工程,累计建成投运光伏扶贫电站2649万千瓦,惠及全国1472个县、138091个村、418万贫困户,被列为国家“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

  积极推进贫困地区用能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升电力普遍服务水平,是脱贫攻坚的又一项重要内容。相关数据显示,2013—2015年,我国投资248亿元实施无电地区电网延伸和可再生能源供电工程,全国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同时使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同时通过大力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完成“三区三州”、抵边村寨农网升级改造攻坚任务。

  以四川省为例,“我们先后投入517亿元建成川藏联网等4大外送通道,投资180亿元集中攻克29个深度贫困县电网建设,直接带动水电转化为经济效益250亿元,惠及3706个村、186万人口。同时,选派207名驻村干部、捐赠扶贫资金2705万元定点帮扶,扎根大山深处追寻贫困之源,通过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8项行动,走出了适宜民族地区发展的脱贫奔康路。”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宣传部副主任罗晓伊在会上说。

  对此,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欧洲近代贫困与社会保障理论奠基人Robert Walker给予高度评价:“中国一直在引领世界的减贫,中国已经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需建立长效机制

  保障扶贫成果可持续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之后不能停步,要团结广大群众,凝心聚力为创造更加美好生活而继续奋斗,赶上全国前进的步伐。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要开创扶贫新局面。”国务院原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徐锭明强调。

  在徐锭明看来:“消除绝对贫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基本要求。我认为解决‘能源贫困’是消除贫困一项重要内容。”

  何为“能源贫困”?Robert Walker援引爱尔兰评价标准指出,在爱尔兰,如果每年家庭可支配收入10%以上用于支付能源成本,那么就被认定是能源贫困。超出15%属于严重能源贫困,而超出20%则被认为极端能源贫困。

  “能源贫困和收入贫困往往重叠发生。”Robert Walker强调,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有必要提倡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生活方式,但由此引发的新的贫困不容忽视。建议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一定要权衡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利弊。

  对此,姚建平感同身受。“煤改气和煤改电在一定程度上是增加了贫困户的负担。农民对能源燃料的选择就能够体现出能源贫困程度。”他说。

  Robert Walker指出,2020年以后,中国就要进入消除相对贫困的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推进脱贫工作,在此过程中处理好脱贫与消除能源贫困的关系,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如何将扶贫工作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产业或者领域,值得深思。

  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杨力超看来,贫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我国在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之后,就要面对相对贫困问题的解决。“这就需要重视建立贫困的跟踪和预警长效机制,保障扶贫可持续。尤其是在后扶贫时代,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处理好分配不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