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星辰副刊

中国能源报 2020年09月1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老场子村的“好女婿”(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张铁丹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09月14日   第 24 版)

  沟门子镇老场子村,是辽宁省凌源市的重点扶贫村,也是当地脱贫攻坚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2018年3月,根据辽宁省委扶贫工作部署,国家电投燕山湖发电公司人资部胥继峰来到老场子村,担任党总支部第一书记。两年多来,胥继峰早已成为地地道道的“场子”人,村民们更是亲切地称呼他为“老胥”,一些老村民常说,“这个胥书记,就像我们的女婿一样”。

  52岁的胥继峰有着多年的人力资源工作经历,他深知,扶贫工作重在“行动”,光说不练,换不来群众信任,更换不来乡村富足。驻村扶贫的重点,是按照国家的扶贫政策要求,精准扶贫、精准施策。

  刚到村部的那天,天气很冷,刮着大风,胥继峰放好行李,和村班子开了个简短的碰头会后,便匆匆跑进村里查看。老场子村会计阎玉国回忆,胥继峰独自沿着蜿蜒的村路绕了两圈,细致观察各家的房屋,根据房屋情况判断家庭经济状况,谁家屋子简陋,谁家围墙破,他都默默记在了心里。随后的一周,他坚持每天走访贫困户,与村民唠家常,详细了解情况,逐户建立起精准扶贫档案,共完成建档立卡47户92人。

  胥继峰时刻关注建档立卡户和边缘户的生活状态,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村里刘大娘的小孙子今年十岁,本该上小学四年级,但因儿子儿媳都在南方打工,刘大娘觉得小孙子长大后也得出去打工,早点挣钱挺好,就没让孩子上学。老胥得知后,隔三差五往刘大娘家跑,送菜送物,耐心做思想工作:“孩子的教育不能耽误,上了学有了文凭,才能找个好工作,未来也能过得更好一些。”

  经过耐心疏导,刘大娘终于同意小孙子去上学,胥继峰也请来学校老师每天为孩子补课,帮他尽快跟上课程。渐渐地,“老胥”这个称号在村里传开了,村民们不仅传播这个第一书记的故事,更对他的工作频频点赞,觉得他是个干实事的好干部。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要确保扶贫由‘外部输血’转向‘内部造血’,只有抓产业振兴,才能更好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村班子会上,胥继峰提出脱贫致富的思路。此后,他通过各种渠道寻找适合老场子村的发展项目,通过一段时间考察,他决定走出去开阔思路。

  2018年9月,胥继峰驱车到内蒙古敖汉旗实地考察了甜叶菊种植项目,详细了解育苗、种植、田间管理、收割、投入、产出、销售及收益情况后,自掏腰包购买了一批种苗,运回来试种。同时,他积极与当地一家农产品合作社联系,研究种植谷子、辣椒、酒高粱等经济作物,洽谈由合作社派专业人员指导村民种植技术。第二年,村里所有种植项目都获得了丰收,村民们初尝到了产业扶贫的“甜头”。

  除了种植项目,胥继峰还与村两委积极探索,与沟门子镇政府沟通,在村周围新建起了两座规模化养鸡场,每年带动贫困户373人,每年村集体收入达25万元,显著增加了村民收入。

  老场子村东侧有个水库,是沟门子镇的防汛重点。2019年8月台风“利奇马”来袭,胥继峰提前通知村民做好防汛措施。暴雨来时,他冒雨到村子周围巡查危险点,昼夜值守,联系运送防汛物资,盖牛棚,遮屋顶,堆沙袋。两天一宿没合眼,经过连续奋战,转移群众38户102人,转移牲畜20多头,保证了村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台风过后,患有轻度“腰脱”的胥继峰整整在床上躺了一天,村民们去看望他,他开玩笑说:“当时以为腰脱被雨浇好了,怎么用力,竟都感觉不到疼!”

  两年多的驻村经历,胥继峰已深深融入到老场子村这个大家庭,也融入村民们的生活中。大家经常打趣:“老胥啊老胥,你就是我们村的‘金龟婿’。” 而胥继峰自己也深有感触:“可能我上辈子是在老场子村长大的,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似曾相识,走到哪里都惦记着。”

  (作者供职于国家电投朝阳燕山湖发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