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电网/产业

中国能源报 2020年08月3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特高压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08月31日   第 22 版)

  特高压工程 

  大力应用数字技术

  本报讯  记者王旭辉报道:记者近日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该公司在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推广应用了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GIM技术(研发电网信息模型)、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让数据风暴席卷每一个现场、每一个环节,夯实了管理基础,优化了管控机制,提高了各类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实,不仅是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其他特高压工程也大力应用数字技术,提高工程建设质效。如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工程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应用,打造远程数字监控中心,实现三级及以上施工风险视频监控全覆盖;架线施工阶段全面应用质量智能识别技术,利用无人机检查拍照实现实体质量情况的智能识别,及时反映附件安装时存在的问题等。

  这正如国网直流公司相关人士此前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找准特高压与‘数字新基建’的结合点,依托工程建设,以三维设计应用为龙头,以智慧工地、集控平台为基础,融入基建全过程数字化平台,不断创新数字化、智能化管控手段。”

  特高压作为“新基建”重要领域之一,投资大,中长期经济效益显著,具有产业链长等优势,可有力带动电源、电工装备、用能设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发展,有利于稳投资、稳就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增长。特高压和“数字新基建”的有益结合,不仅将实现智慧型工程管控,还将进一步发挥“融合效应”。

  如河南三处特高压站点已实现5G网络全覆盖,基于5G网络的大带宽特性,可在站内任意位置部署设备状态监控、作业管控等视频终端,结合AI技术,辅助运行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利用5G超低时延网络,可进行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单兵的创新升级。

  

  青豫特高压向河南

  送“绿电”超10亿度

  本报讯  截至8月21日,世界首个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大通道——±800千伏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已向河南输送“绿电”10亿千瓦时,日均送电量超过0.2亿千瓦时。

  据悉,青豫特高压双极低端直流系统于6月24日启动带电调试,先后经过18天的系统调试、7天的±400千伏全压试运行,工程全部设备性能得到系统验证后于7月15日投运。这一能源大动脉的打通将青海的“绿电”直送华中负荷中心,让千万河南家庭用上了青海“绿电”。

  为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支撑青海更多清洁能源可靠外送,青南换流站针对直流系统当前运行方式详细制定运维工作推进计划,精细开展运维工作,根据运维记录对设备情况进行日分析、周比对、月总结,全面分析掌握设备运行工况;建立“运维人员+厂家、检修人员+厂家”两支巡视队,按照两个专业规定的巡视周期分别开展巡视,加强特巡管理,夯实运维基础;编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开展设备故障、防火防汛等应急演练,提升专业人员运维水平,全力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目前,该工程双极高端直流系统正在紧张有序建设中,青南换流站首台±800千伏高端换流变压器已在距离换流站190公里的西宁组装基地完成组装并通过出厂试验,即将运往青南换流站。工程计划在年内实现全面整体投运,届时每年可向河南输送“绿电”400亿千瓦时。

  (谢莉蓉 董庆芳 刘鸿)

  

  陕北换流站750千伏

  配套送出工程开始组塔

  本报讯  8月25日,±800千伏陕北换流站75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在陕西省神木县栏杆堡镇的53号塔位开展铁塔组立首基试点,标志着该工程进入铁塔组立阶段。

  陕北换流站配套送出工程起于750千伏榆横变电站,经750千伏神木变电站,止于陕北换流站。线路经过榆林市横山区、榆阳区、佳县、神木市、府谷县,长195.834千米,共需新建铁塔389基。项目经理何广奇介绍:“榆林地区风季时间长、地形复杂、有效施工期短,且工程需要跨越高速公路、铁路、油气管道、河流及电网线路,施工难度大。”

  据了解,本次铁塔组立试点是为了验证施工工序、施工方案、现场机具设备、现场环保及文明施工等内容,明确每道工序的安全、质量控制点和标准,发挥试点引路作用,为全面开展铁塔组立确定统一、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负责工程建设管理的陕西电力建设公司组织各参建单位做好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高标准完成施工任务。

  (刘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