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中国能源报 2020年08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试点不是一味求量的面子工程(评论)

■本报评论员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08月24日   第 01 版)

  增量配电网改革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涉及电力市场 “蛋糕”的重新切分,一直被认为是电力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试金石”。因此,增量配电网改革的一举一动,历来备受各方高度关注。

  增量配电网原则上是指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和220(33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区域电网。通俗一点讲,增量配电网改革就是要在增量配电网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全新的电网公司,这些公司将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同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等传统电网企业一同参与配电和售电市场竞争。由于传统电网企业曾占据几乎全部市场份额,所以增量配电网公司的成立,也意味着电力市场格局的重塑。因此,无论是从改变电力市场格局的角度讲,还是从提升电网行业市场竞争程度、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的角度讲,增量配电网改革在电力行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跳出行业来看,增量配电网也是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增量配电网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能够获得稳定收益,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优选项”。所以,改革启动伊始就引来了各方资本跃跃欲试。

  在“电改”和“混改”的双重利好下,主管部门自2016年底以来,已分4批次合计启动了404个试点项目。这一可观数字充分说明,作为改革的重要切入口和抓手,增量配电改革试点项目目前已形成遍地开花的良好势头。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试点项目已经进入正常运营,起到了一定示范作用;有的项目激发了社会资本的投资积极性,促进了配电网的建设发展;还有一些项目在推动配电网运营效率和改善供电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成绩有目共睹,但问题同样突出。特别是大部分项目仍无实质进展的事实,已让试点“含金量”大打折扣,甚至引发诸多质疑:试点项目数量众多,为何真正落地的少之又少?在首批试点效果还未充分显现的情况下,为何又接二连三推出多批次试点?目前问题已经如此突出,为何还要急着推出第五批试点?

  虽然有观点认为,试点的目的就是要暴露问题,但试点绝不仅仅是为了暴露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为后续推广蹚出一条路来。只有把暴露出的问题逐一消除,改革才能持续向前,试点的意义才能得以兑现。但增量配电网改革的“病灶”恰出在这一环节——试点问题暴露之后,市场并未看到应对之策的及时出台。新问题拖成了老问题,老问题又引发了新状况。不少项目因此举步维艰,主动退出的也不在少数。

  在此背景下,“增量配电改革试点项目批复进度过快,已背离了‘先试点、后推广’的工作方法”“明知推不动还不停增加试点,有违常理”“重数量、轻成效,纯属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等说法不断涌现。市场中因此弥漫着消极、失望情绪,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状况的出现有违试点初衷,需要引起主管部门高度重视。

  事实上,通过第一批试点项目,缺乏技术与服务标准、配网整体规划管理薄弱、审批措施不完善、配电定价机制缺位、配电网市场地位不清晰、非试点项目受歧视等主要问题都已充分显现。随着问题的日积月累,原本积极踊跃参与的社会资本开始失去热情,原本十分热烈的行业内外大讨论也逐渐冷淡了下来,增量配电网改革随之陷入“雷声大雨点小”的困境。改革氛围亟待恢复,行业发展信心亟需提振。

  磨刀不误砍柴工。及时总结经验,对症下药破解现有难题,靶向治疗现存“痛点”“堵点”,为未来试点扫清障碍、铺平道路才是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企业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