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月
进口油气量增价跌
本报讯 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原油、天然气进口量增价跌。
今年年初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市场需求减弱并引发避险情绪突增,带动包括原油、煤炭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下跌。我国企业复工复产速度加快,拉动了煤炭等能源原材料进口量明显增加。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口原油3.2亿吨,增加12.1%,进口均价下跌29.7%;天然气5570.6万吨,增加1.9%,进口均价下跌15.6%;成品油1881.6万吨,增加2.2%,进口均价下跌23.5%。
7月份,WTI均价40.79美元/桶,环比上涨6.46%,布伦特7月均价43.22美元/桶,环比上涨6%。受国际油价继续波动上涨,以及我国高温多雨,消费相对转淡等因素影响,我国原油、成品油进口量环比均下降。7月我国进口原油5129.1万吨,较6月份减少189万吨,降幅3.6%。7月我国进口成品油191.4万吨,较6月份减少158.5万吨,降幅45.3%。
海关总署同时发布我国进出口贸易数据。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16万亿元,其中出口9.4万亿元,进口7.76万亿元。总体呈现以下特点: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保税物流进出口增长;对东盟、欧盟和日本进出口增长,对美国进出口下降;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机电产品、纺织品和塑料制品等出口增长,服装出口下降;铁矿砂进口量价齐升,原油、煤、天然气、大豆等商品进口量增价跌。
(刘柏汝)
中国首座陆上LNG
薄膜罐建造项目签约
本报讯 8月11日,中国首座陆上LNG薄膜罐建造项目——华港燃气集团河间LNG调峰储备库工程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项目建成后,将为优化京津冀地区天然气储备库整体布局、增强调峰能力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作为EPC总承包商,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威斯特保温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工业安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签订了项目施工分包合同,与法国GTT公司签署了GST薄膜罐专利授权协议。此项工程被认为是中国LNG存储装备产业发展历程中的又一座里程碑。
作为一种新型储罐,目前全球已有近百座陆地LNG薄膜罐建成,但在国内,这项技术的应用仍是空白。较之常见的9%镍钢全容储罐,薄膜罐设计更为紧凑,在提升安全稳定性、增大有效罐容、降低单方造价、缩短建造周期、节能降耗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优势。据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液化天然气分会副会长汪晔介绍,以16万立方米储罐为例,相同外形尺寸条件下,薄膜罐节约投资15%,建设周期缩短2-3个月,有效容积可增加10%,且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
2019年10月,华北分公司与华港燃气集团签署河间LNG调峰储备库EPC总承包合同并启动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前期基础施工,即将全面进入薄膜罐主体施工阶段,计划于2021年9月竣工。这也是中国首次使用MARK Ⅲ型围护系统技术建造的陆地LNG储罐。
华北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该项目逐步带动大型LNG薄膜储罐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加快薄膜罐设备、材料国产化进程,努力把陆上LNG薄膜罐建造推向深入。
(袁莲 闫德友)
天津启动危化品大排查
大整治专项行动
本报讯 天津市日前发布《市安委会关于印发天津市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按照天津市安委会部署,2020年8月10日至9月10日,在天津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
天津市安委会全面排查整治港口、码头、物流仓库、化工园区等涉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严密防范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持续推进我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促进天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安全保障。
时间和范围 2020年8月10日至9月10日,对天津市范围内港口、码头、物流仓库、化工园区等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重点检查内容共计16项。
(曲照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