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卷地白草折”“红炉透炭炙寒风”“篝炉火著衣初暖”……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关系着北方地区人民能否温暖过冬,关系着雾霾天能否减少,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
根据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2020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2020年我国将新增清洁取暖面积15亿平方米左右,新增电能替代电量1500亿千瓦时左右。在实施过程中,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取得了哪些成效,怎样让“天更蓝,冬更暖”?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以下简称“电规总院”)牵头开展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评估,给出了建议“锦囊”。
首次“回头看” 评估意义重大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不仅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一环,更关系到亿万民众的幸福生活,是新形势下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事业和重大环境工程。
作为国家级高端咨询机构,电规总院充分发挥高端智库优势,全程参与北方清洁取暖国家规划、研究、咨询工作,积极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委建言献策,配合研究出台相关政策。
2019年4月,受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四部委联合委托,电规总院发电工程部牵头组织有关咨询机构对北方地区15个省份开展清洁取暖中期评估工作。
实际上,自2017年5月,国家启动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以来,三年间,试点城市已扩大到43个。这次评估不仅是清洁取暖实施以来首次“回头看”,也是首次全面摸清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评估工作需要“全面、客观、准确”。
“点多、线长、面广”,不同省份牵头部门不尽相同,各地都有近10个部门分别负责相关工作,没有经验可借鉴且协调难度非常大,电规总院项目团队深感“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牵好“牛鼻子” 创新评估模式
评估工作所需基础数据庞杂且专业,但由于统计口径由各地不同部门负责,适逢有些地方政府组织机构调整,导致各省报送数据需要反复核实,有的省份甚至迟迟无法上报统计数据,成为评估初期遇到的最大挑战。
在评估过程中,一些地市的牵头部门反映协调难度大,一个数据甚至需要多次发文协调,导致评估进展迟缓,而 2019年9月就要拿出最终报告。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的考验,电规总院抓住各项工作的“牛鼻子”。
电规总院发电工程部创新开展现场评估模式,组织专家组分赴河北、山东、山西等不同省份开展现场调研,协助理顺思路,解决协调难题,将相关人员集中起来核实数据,有效提高了评估效率和质量。专家组不仅给相关人员讲解评估内容和要求,而且一起入村入户实地调研,共同分析问题,找出对策。
在2个月时间内,专家组共开展了9个地市现场调研、8个省份现场评估、25次专题会议讨论。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切实有效,各省份现场评估后基本不留疑问了,在保障评估工作顺利推进的同时,也帮助各省解决了实际难题。
携手共攻关 评估价值彰显
评估专家组成员来自12个不同单位,都是相关部委的支撑单位,主要成员共17名,分别负责不同领域评估工作。
作为牵头单位,电规总院发电工程部和技术经济部在工作伊始,就高度重视专家组内部的团队建设,认真听取每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一次次的调研过程中,专家组成员从陌生到逐渐熟悉,相互了解、互帮互助,顺利度过了“磨合期”,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形成了一支团结协作、勇于担当、专业过硬的专家队伍,“发挥团队的力量,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再困难的工作也会迎刃而解。”
“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舒适感是最大的鼓励和肯定。”发电工程部青年业务骨干赵文瑛说。清洁取暖是否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气做饭、电取暖”是否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他积极主动为评估工作统筹策划、沟通协调,曾连续2个月出差,实地了解居民冷暖,倾听群众意见。
2019年8月下旬,专家组圆满完成了评估报告,先后向国家能源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汇报了评估结果,报告深入总结了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推进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实现2021年最终目标的差距,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政策建议,获得了各部委的高度评价和赞扬。2019年9月20日,评估报告主要结论还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能源发展成就发布会”上向社会公布。
“中期评估工作涉及面广、繁杂、艰辛,报告来之不易,这次的评估报告可以说是首次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了清洁取暖工作,是目前所有统计中最为准确的一个,所提问题和建议也是中肯客观的。”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郭智评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