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20年01月06日 星期一

苏轼的“冷热”腊八

■赵柒斤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01月06日   第 24 版)

  “过了腊八就是年”,节日来临,世人愉悦,然而,以豪放、豁达闻名于世的北宋文豪苏轼却在元丰六年(1083年)过了一个特别“冷”的腊八。

  元丰三年(1080年)大年初一,因“乌台诗案”被赶出京城的苏轼,来到黄州贬所,寓居定慧院,与一同被贬黄州黄冈的好友张怀民(字梦得,河北清河人)经常作诗唱对,彼此取暖。

  “乐天派”张怀民在江边自己居所旁修筑一亭,以尽收“江流之胜”。落成之日,苏轼被贬监筠州(今江西境内)的弟弟苏澈等应邀前往庆贺,苏轼欣然命名“快哉亭”,苏澈则留下脍炙人口的《黄州快哉亭记》:“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乌睹其为快也哉!”可是,兄弟、朋友短暂欢聚后,苏辙返回了监筠州,张怀民又接到“解除贬谪,回京授命”的通知。腊八给好友饯行,依旧在“快哉亭”开怀畅饮,苏轼感慨颇多。临别前,他作《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相赠:“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吹笙只合在缑山。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整首词用52个字和数则典故,即兴抒怀,情真意切,如话家常。全词充满了伤感情绪,与他“一蓑烟雨任平生”“老夫聊发少年狂”等奔放豪情、倾荡磊落的诗词风格判若两人。

  该词上阙中,苏轼借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舅甥、汉代韦贤(汉昭帝的老师,汉宣帝时位至宰相)、韦玄(韦贤的小儿子,汉元帝时任宰相)及平当(汉哀帝时任宰相)、平晏(平当的儿子,五经博士,汉平帝时封防乡候)俩父子名相,祝愿出身高贵的元勋后裔张怀民能像缑山吹笙仙人(周灵王的太子,喜欢吹笙,在河南偃师缑山修道成仙)一般自由生活,不再遭此流放、享受不公正的待遇。同时,苏轼连用三个典故,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生态的不满,列举汉代不论是皇亲国戚的“卫霍”,还是外族贤达的“韦平”,都能大展才华,施展抱负,然而自己虽满腹经纶,却生不逢时,只能发出“吹笙只合在缑山”之叹。

  对该词下阙“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有人解释为苏、张两人聚会的时间、地点。香阁,即怀民小阁,浴佛天,即腊八日。其实,四月八日是佛祖释迦摩尼的诞辰,被佛教称为“浴佛节”,人们在腊八日和浴佛日都会走亲访友、朝拜佛祖。词中的“烘暖”和“轻寒”对仗工整,苏轼用两个佛教节日作为泛指,希望张怀民记住他们曾经患难与共的真挚感情,也为下一句铺垫:他日若是得意时,和朋友觥筹交错,醉倒于画堂前,千万莫忘还有故交在遥远的黄州,憔悴潦倒,终老江畔,不能北返……

  比起凄凉、隐晦的“黄州腊八”,12年前苏轼在杭州过的腊八就显得非常温暖。

  熙宁四年(1071年),34岁的苏轼因上书谈论新法弊端,遭王安石打击报复,苏轼自请外放,被授杭州通判。政暇之际,他常到灵隐寺休闲赋诗,腊八日看到该寺“全民粥狂欢”盛况,热血澎湃,回到住所便留下一首七律《留题灵隐寺方丈》:“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乔木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笔柳与蒲。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苏轼一生过了65个腊八节,一“冷”一“热”的“黄州腊八”和“杭州腊八”尤为深刻,这似乎也映照了他40余年宦海沉浮,始终徘徊于贬谪与回迁之路上。

  (作者供职于安徽省池州市交通局)

高效率与慢节拍的融合
老乔的“世纪工程”(匠人匠心)
乡村草垛
苏轼的“冷热”腊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