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11月04日 星期一

霜降如画

■潘玉毅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11月04日   第 24 版)

  霜降,霜降,有霜始降。与下雨、降雪、刮风一样,看到这个词,我们先想到的是一种气象,不过作为节气,其本身就与某个时段气象的“最显著特征”捆绑在一起,所以霜降便以降霜为表现。

  霜降仿佛一个远客,每年此时都要来“报到”,有时早几日抵达,有时迟几日出现,但前前后后大多不离同一个区间。此时,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虽不及严冬的满目荒凉,但萧森意味已然十分浓郁。

  若你远离城市,到了结霜时,放眼望去,庄稼田里白茫茫一片。骑车经过田边,总能看见霜华如花,开得密密麻麻。待走近一看,这些花仿佛一下子凋谢殆尽,只剩下连成片状的白色颗粒,飘飘洒洒地覆盖在泥土之上;走远了再看,草色如旧,一朵朵晶莹的素色小花铺满了田野、丘陵,景致美丽如画一般。

  除了白,黄也是秋霜的原色之一。“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东篱的菊花和城里的菊花相继盛开了,目光所及,尽是如浪涛一般翻涌的灿艳黄色。霜落在菊花上,便是所谓的“菊花霜”——点点秋霜、凉冷适意,将菊花点缀得分外好看。遗憾的是,如今温室里的花朵多了,霜染的藤藤蔓蔓竟变得稀罕起来。

  霜是古诗中常有的意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人迹板桥霜”“鸳鸯瓦冷霜华重”“枯草霜花白”……到了秋天,霜便成了一种活物,与草木虫鱼共同装扮着秋色。在有些人心中,它甚至比动植物更加醒目,更加有含义。

  不过,古人对霜的认知存在一个误区,他们常以为霜是露的进化史。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曹丕《燕歌行》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咏叹,再到北宋晏几道“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的长短调,都隐含了一重意思——露凝为霜。其实,露是不会变成霜的,只不过在从前,人们忽然醒来,发现露珠不见,霜却出现了,便误以为是露变成了霜,就像冬天水缸里的水变作了冰一样。

  作为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在人们心中还有着别样的意义,比如“惜时”。霜降抵达人间,勤快的虫儿鸟儿闻着气息,开始囤积过冬的食物,准备在下一场寒流到来之前躲到地底下、树窝里、岩洞中去。人更能捕捉气候的变化,于是,霜降以后,我们不时能看到一场场田间地头的劳作。

  大自然很有意思,它带来寒冷的同时,也总能带来温暖。天冷了,需要食物补充能量。因此,霜降前后,田地里最不缺的便是桔子、柿子、番薯、小菜、水稻……还有水塘里的菱角和鸡头米。大地一派丰收景象,人们脸上总也洋溢着收获的欢喜。

  霜降时节,草木会有感应,餐桌上的菜肴也深受影响。在我居住的城市,每到此时,羊骨头粥又要开始热卖了。到了夜宵时间,人们不约而同地跑出家去,用那羊骨头粥的诱人香味满足自己的味蕾。这一刻,我们觉得,霜降如画,不只是风景入画,分明也是一幅美食图啊!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煤矿掌子面之变(新中国·能源)
一碗面疙瘩
霜降如画
张劲夫“让车”救群众(红色记忆)
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