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造车新势力迎生死大考

■本报实习记者 赵滢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10月28日   第 17 版)

  “新势力企业主要依靠融资进行产品开发、销售、市场开拓。在市场融资环境渐趋冷静的大背景下,短期内如果资金不到位,企业就要管控好现金流向,在细节、流程中控制成本。”

  

  近日,曾在两年前风风火火闯入造车领域的戴森宣布终止汽车项目,并表示:“团队已经开发出一款出色的汽车产品,但该产品在商业上行不通。”戴森造车梦破碎引发热议,但业内普遍认为其“及时止损”的行为颇为明智。而对国内大多数参与造车的新玩家来说,似乎并不存在“止损”这一选项。

  “金九银十”是汽车行业传统的销售旺季,但今年的销量数据却并没有给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内的车企带来多少暖意。相反,淘沙的“浪”似乎更加凶猛。

  “真正的终端消费者购买量

  可能确实比目前数据低很多”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0月14日公布的销量数据,2019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7.2万辆,同比增长明显。但从今年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连降三个月。

  10月16日,本就被蒙上一层阴影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又遭“炮轰”。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微博公开表示,“今年前9个月中国卖给真实消费者的电动车大概只有十几万辆,与特斯拉在美国前9月销量14万辆的差距不大。”

  按何小鹏的解释,该数据“剔除”了非纯电动车、卖给大客户(出租车公司、租车公司)以及“实际销售价格在12万元以下主要给出行金融解决方案的车”。

  对此,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中心主任纪雪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动汽车目前能达到的行驶里程和其体现出的油电差价优势,决定了其本身较适合做营运车辆。此外,由于车辆上牌等原因,可能有一部分车辆仍沉淀在渠道里。“真正的终端消费者购买量可能确实比目前数据低很多。”

  截至记者发稿前,尚不知何小鹏所公布数据的来源。但值得注意的是,不管何小鹏“炮轰”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原由是什么,其本身也参与了网约车运营。据了解,5月16日,移动出行平台“有鹏出行”宣布正式上线,首个登陆城市为广州。其在出行运营上所使用的车型,均为特别定制版小鹏G3。

  据中信证券数据,今年1-8月,12家造车新势力共实现销量3.76万辆,仅占纯电动乘用车市场份额的7.8%;而据交强险公布的造车新势力的上险量占比显示,7月造车新势力上险占比约为6%,8月占比为12%。显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里,销量本就集中在头部企业,本就占比不高的新势力车企,如果也“剔除”了网约车等数据,销量恐怕也难尽如人意。

  “就连最引以为傲的融资能力,

  最近似乎也不太灵了”

  在业内人士眼中,即使不细究车辆的最终去向。在动辄几十亿、上百亿元的融资面前,大多数造车新势力企业的销量也“不够好看”。更“难过”的是,就连新势力企业最引以为傲的融资能力,最近似乎也不太灵了。

  “十一”前后,围绕蔚来汽车业绩增长、融资等讨论争议不断。10月中旬,蔚来与湖州洽谈合作,计划融资50 亿的消息被“非官方披露”。随后,湖州市吴兴区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明确表示,没有跟蔚来汽车签订任何框架协议。网传蔚来“超50亿融资”洽谈无疾而终。

  专家指出,资本的流向正越来越理智,而外部整体形势不利是导致造车新势力困境的主要原因。

  纪雪洪指出,首先,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力度较大,对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影响明显,与同样尺寸、配置的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优势不再明显;同时,国内外包括宝马、奔驰、大众在内的老牌车企,都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留给创业公司充分发展的空间已被大大压缩;此外,随着双积分政策的逐步推进,企业做新能源汽车的动机会更强,竞争会更激烈;而且,作为创业公司,造车新势力的产品、企业、团队,都是“新”的,难免出现问题。

  “资本市场将会更加谨慎,因为他们已经看到,造车新势力们虽然有新的理念,有热情,也有冲劲儿,但市场的结果和理想还是有差距的。”对于融资趋势,纪雪洪坦言。

  “最根本的是要保证产品质量,

  尤其是打造好头几款产品”

  尽管目前迷雾重重,但大部分业内人士仍表示,对新能源汽车的长期发展持有信心。随着2020年底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正式退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将进入全新阶段。

  近期,网上开始流传一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虽然该文件真实性有待考证,但从今年初开始,《规划》相关工作确实一直在积极推进。

  2019年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咨询委员会会议。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曾指出,要加快工作进度,启动《规划》文稿编制工作,力争年底前形成初稿。

  业内人士表示,除了有政策的指引,在补贴退坡震荡消化期过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会成为市场选择。届时,会有越来越多消费者因为需求或是个人喜爱,而不是因为限购、限行等原因来购买电动汽车。这些造车新势力企业,想撑到新能源汽车的“春天”,还是要下硬功夫。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对造车新势力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资金。资金从哪来?或是卖车赚钱,或是拿到融资。目前,造车新势力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并不十分理想,资本市场也越来越冷静。要想走得长远,最根本的是要保证产品质量,尤其是打造好头几款产品。只有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稳定可靠,才能让消费者认可品牌,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有持续增长的机会。“在互联网时代,如果头几款车做的不好,砸了口碑,很难再翻盘。”

  纪雪洪表示,新势力企业主要依靠融资进行产品开发、销售、市场开拓。在市场融资环境渐趋冷静的大背景下,短期内如果资金不到位,企业就要管控好现金流向,在细节、流程中控制成本。“此外,要找好产品定位,瞄准尚未被充分挖掘的市场,满足细分市场需求很重要。因为,在常规市场中,玩家已经够多了。”

动力电池知识产权困局何解
造车新势力迎生死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