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

产能整合转移终极方案出炉,以“市场化”方式淘汰4500万吨产能

山东地炼整合箭在弦上

■本报记者 渠沛然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10月14日   第 13 版)

  持续难产的山东地炼整合转移方案终于拨云见日。

  近期,山东《关于推进全省地炼企业产能整合转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明确提出——将去产能进行到底。

  《方案》首次对地炼产能的退出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细则,包括行业内企业之间的担保贷款、职工安置、产能交易、税收分配都做出安排,甚至土地和排放指标都给出具体方案。

  细则明确提出了产能置换标准为不低于1:1.25的减量目标。按这一标准,山东地炼未来至少淘汰4500万吨产能,在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时,完成参与整合的地炼企业生产装置的拆除。因此,烟台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成为重要时间节点。

  山东省正按照“一超多强”的思路布局炼化版图,但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方案》虽然思路清晰,但如何走出“山东地炼越淘汰越爆发”的怪圈,并在错综复杂的企业利益中有力执行细则和方案,依旧困难重重。

  思路明确,将去产能进行到底

  此前,东明石化曾凭一己之力牵头进行炼化企业整合,但未见成效。在市场行为无法显现效果后,山东政府“伸手”试图自上而下拨顺发展困境。

  不难看出,此次方案细则内容尽可能面面俱到,规划实施循序渐进,2022年前完成整合转移的地炼合计22家,其中50%集中在东营,50%明年完成。据钢联能化数据,山东省内300万吨以下的炼能合计4610万吨,共计38家。不在整合转移计划内的企业,如不符合一体化标准,结局应是被拆除。

  “最关键的是,此次方案涉及产能的‘市场化’退出机制,提出了产能交易资金拨付的方式。”安迅思能源研究中心总监李莉表示。

  《方案》提出,各方将共同设立200亿元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基金,主要用于购买地炼产能指标,通过实施转出地和转入地税收分享政策平衡地区利益,分享期限为10年。 

  李莉认为,假设一家地炼年均稳定回报水平在100元/吨,相当于在未来三年中,山东省政府支持的产能整合新力量,会给予约8年炼厂稳定运行的收益,一定程度上买断部分传统地炼的资产和运营权,并要求其最终拆除旧有装置。

  置换执行过程中还将采取“早签约高收益”的奖励模式,今年年内签约置换产能的给予10%的资产溢价,2021年签约的则有10%的折价。

  此外,在金融信贷方面,《方案》也抛出橄榄枝。以烟台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为突破口的整合转移“大幕”将开启,但“能用钱解决的真的都不是问题”吗?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负债严重的地炼企业不在少数,即使有完善的税收和财政政策,也很难“施救”。不论整合还是淘汰,企业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一定程度将减缓实施步伐。“此外,目前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尚处前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而炼化一体化本身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非常长,在其他炼化一体化项目上马后,裕龙岛炼化项目以及山东地炼面临怎样的市场局面仍是未知数。”

  转型迫切,“上”“下”夹击

  隆众资讯数据显示,2019-2022年,预计新投产大炼化项目汽油最大新增产量2000万吨,柴油最大新增产量1400万吨。但预计中国汽油需求2021年后波动趋缓,柴油需求逐年下滑,国内供过于求的局面将进一步凸显,市场竞争加剧,一体化炼厂与一般炼厂盈利水平差距显现,中小型炼厂失去价格优势。

  山东省地炼企业的下游产品仍然以油品为主,盈利能力明显弱于炼油、乙烯、芳烃一体化的模式。放眼全国,山东地炼不仅要面对七大石化基地和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恒力石化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这些劲敌,更面临难以铺开、覆盖率不尽人意的下游加油站网络。

  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民营一体化炼厂多为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强,资金有保障,成品油销路更广。“近来规划的一体化项目大多拥有自有码头、铁路线,销售辐射半径更大,不仅具有区位优势,与“两桶油”合作更紧密。”

  炼化一体化的大趋势,也在倒逼地方炼厂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

  “炼化一体化具有原料成本、运输成本、产能一体优势,多数地炼也想往炼化一体化,向化工转型。转型无非两条路,一是‘油化’并举,做长化工产业链。再就是做大下游成品油终端,拓展加油站覆盖面。但无论哪一条路都不好走,多数炼厂实力不允许,真正能够进行炼化一体化的地炼企业寥寥无几。”该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基铭进一步指出,各炼厂间利益错综复杂,整合涉及人员岗位安置、税收和利益再分配等核心问题,实际执行“难度很大”。“整合后就业人群数量庞大,如何重新安置也较为棘手。此外,装置拆迁补贴、股权分配商议并达成一致也需要较长时间”。王基铭对记者说,“即使技术、资金和政策都到位的情况下,山东地炼转型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但无论如何,如果第一批炼厂整合成功,对山东炼化行业的转型具有实质推进。”王基铭说。

  目标一致,路线不尽相同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山东地炼的整合转移是最后一次赶超其他石化基地和民营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机会。

  未来,不同规模的炼厂将走向不同转型之路。

  加工能力弱、没有原油加工能力、只有二三次装置的小炼厂,在产品单一、资质不全、技术落后等条件的制约下,将被淘汰或收购。

  多数自身实力不足或装置规模难以配套下游化工装置,且不能独立转型的炼厂,走政策护航的整合转移路线不失为好的选择。

  而以东明石化为代表的实力强劲的炼厂将加速一体化,或建设自己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通过改善装置、补链增链完成一体化进程。

  王基铭强调,未来众多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应避免同质化和产能过剩,而向少油多化发展。

  不同规模和实力的炼厂将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但小炼油大化工将是趋势。中国石油规划总院炼化所所长孙宝文也指出,国内炼油产业供应主体多元化,产能过剩严重,竞争日趋激烈。炼化行业要适应能源转型趋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向化工转型,构建先进产能,走“控炼增化”的道路,压低油品生产率从而提高化工原料的生产率,构建先进产能。

资讯
山东地炼整合箭在弦上
扬子石化加快清洁生产装置开车进程(图片新闻)
吉林石化四面出击趟出“黄金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