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7月29日 星期一

关注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7月29日   第 14 版)

  我国大陆天然气管道

  最长定向钻穿越成功

  本报讯  7月26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由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负责建设的中科炼化一体化工程配套输气管道——通明海峡定向钻穿越一次成功,穿越长度4060米,刷新我国大陆天然气管道定向钻穿越长度之最。

  中科炼化一体化工程配套输气管道项目包括一干一支,线路总长75.5公里,管径508毫米,设计年输气能力18亿立方米。干线起于湛江市麻章区城北门站,穿越通明海峡,再向东南至中科炼化;支线起于湖光输气站,向东至东兴炼化。

  通明海峡定向钻穿越是中科炼化一体化工程配套输气管道项目的核心控制工程,工程紧邻红树林一级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大片海产养殖基地,具有地层结构复杂、环境要求高等特点。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积极践行绿色企业承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邀请国内专家多次进行技术论证,组织技术攻关,泥浆等施工材料均采用环保配比,全力保护通明湾海峡生态环境健康稳定。

  此次成功穿越,为整体天然气管道工程如期完工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天然气管道长距离穿越施工积累了经验,建成后将为中科一体化项目用气提供保障。

  据悉,中科炼化一体化工程配套输气管道资源主要来自中国石化北海LNG接收站,该站自2016年投入商业运行以来,累计接卸液化天然气(LNG)464万吨,为我国华南地区工业和民生用气保障做出了贡献。

  (吴莉)

  

  东方物探“两宽一高”

  引领陆上勘探技术

  本报讯  7月上旬以来,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相继收到阿联酋ADNOC国家石油公司和新疆油田公司发来的感谢信,对“两宽一高”技术在提升油气勘探质量效益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高度评价。“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推出以来,应用率由2012年的33%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成为推动油气勘探突破、油田增储上产的“撒手锏”。

  近年来,面对油气勘探目标迅速向复杂构造、地层岩性、碳酸盐岩等领域转移,传统的“低密度采样、窄方位观测”方法难以满足勘探需求带来的挑战,研发“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即“两宽一高”三维勘探技术迫在眉睫。2011年开始,东方物探依托国家和集团公司重大专项,500多名科技人员历经8年攻关,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实现了我国陆上地震勘探技术的升级换代和革命性发展。

  “两宽一高”创新超大道数地震仪器精准同步、高速传输及排列自动管理技术,实现了全球最大道数地震采集;首创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激发、低频拓展技术,研制全球首套数字化地震作业系统,大幅降低了高密度地震采集成本,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自主研发的五维数据处理解释方法,攻克了海量数据快速精确成像难题,推动我国陆上地震勘探技术实现11个重大转变。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这项技术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两宽一高”技术成果在国内15个油田、海外25个油公司广泛应用。“十二五”以来,中国石油应用这项技术在国内探明石油45亿吨、天然气3.5万亿立方米。

  (包勇  谭晔)

  

  兰成原油管道

  向川输油3900万吨

  本报讯  日前,中国石油西南管道公司兰州输油气分公司兰州作业区传出消息,兰成原油管道已向川输送油品累计达到3900万吨,突破3000万吨大关。

  兰成原油管道是目前通往川渝地区管径最大、输量最高的长距离原油输送管道,与兰成渝成品油管道形成西南地区能源供应双通道保供链,较大缓解了兰成渝满负荷油品输送压力。

  兰州输油气分公司对这条管道实行升级管控,划区分段分解管道保护工作重点、难点,落实管道保护主体责任,重点管段增设可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编制高后果区“一区一案”方案,在管道沿线常态化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人防、物防、技防消除管道运行中的风险,提升员工应急处置能力,有效确保了管道安全高效运行。

  按照目前的日均输送量,预计兰成原油管道2019年度累计总输量将突破4000万吨。

  (王勇 邵婧)

关注
石油公司既要做大更要做强
石油人挥汗抢修保民生(图片新闻)
打造炼化工程海外施工的中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