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源服务是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以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能源需求为中心,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客户用能成本、促进新能源发展为目标的业态。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全面赋能,另一方面需要攻破政策机制、技术等壁垒。未来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综合能源的发展将进一步服务于智慧城市与智慧能源,并切实服务于能源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
泛在电力物联网
全面赋能综合能源服务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综合能源服务各主体连接与共享的关键。综合能源服务各主体间普遍存在着数据墙、业务墙、行业墙,虽然能够构建统一的能源网络,但难以打破各自为政、缺乏协同的发展困境。要构建以“数据流”为核心路径,实现各主体间深度连接、信息共享、协同统一的数据网络,必须建设广泛覆盖、各模块即插即用的泛在电力物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是能源互联网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中数据流的载体,从“三流”角度来看,能源流始终贯通能源互联网各个环节,但数据流的两端却依然处于真空状态,即能源互联网生产数据只停留在电厂层面,能源消费数据只停留在用户层面。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立则能够推动数据流入厂、入户、入设备,实现能源互联网数据流的全环节、全设备、全参与主体的连接与共享。
当前,泛在电力物联网尚且处于建设初期,对于客户主要提供信息化服务,服务内容多集中于能源销售等传统业务。未来必将建立泛在电力物联网平台,进一步实现“大云物移智”等新型能源电力基础设施的嵌入以及新能源出力预测等强能源电力属性的数字化技术共享,服务形式将进一步向数字化、智慧化升级。从服务内容的发展趋势来看,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赋能将是未来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主要发展方向。供给侧通过更为精准的新能源发电预测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并能实现发电设备的智慧运维,推动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消费侧能够通过能效诊断等提供节能服务,并能实现用户画像刻画,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套餐,促进能源电力消费升级。
以互联网思维及生态思维
适应新型竞争
综合能源服务具有与生俱来的互联网基因及生态属性。随着消费互联网日渐饱和,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产业互联网时代开启,综合能源服务作为能源互联网的服务表征,具有深刻的产业互联网基因。此外,综合能源服务覆盖范围广、参与链条长、涉及能源种类多,且对专业知识与技术依赖严重。因此,综合能源服务要深植于能源革命、推动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就必须要充分调动上下游产业链中众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甚至政府力量,汇聚各领域、各行业的人才、客户、数据等优质资源,打造“共建、共享、共赢”的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
作为综合能源服务重要参与主体的各能源供应商,普遍停留在传统优胜劣汰的竞争思维,且生产导向的传统思维惯性严重。综合能源服务不单单是多样化能源的供给,而要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提供综合能源规划建设、运行调控、节能环保、“互联网+”运营等一揽子服务,以个性化、差异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开拓市场。因此,未来综合能源服务间的竞争将是服务间的竞争以及更高形态的生态圈间的竞争,作为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的各主体间,必须以服务导向的互联网思维以及共生共赢的生态思维适应新型竞争形势。
攻破体制机制
及技术壁垒加快落地
综合能源服务是产业互联网在能源这一垂直领域应用的先头部队,对能源产业互联网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必须率先攻破体制机制及技术壁垒,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从示范到实践、从科研到应用,切实推动能源产业发展及绿色低碳转型。
首先,建立保障综合能源服务落地的政策机制。综合能源服务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客户用能成本、促进新能源发展为目标,因而必然追求全系统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一方面,作为传统能源供应商的既得利益必然遭受侵蚀,因而必须以科学、前瞻性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导,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拓展提供支撑,同时进一步倒逼传统能源供应商的转型。另一方面,作为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的共生伙伴,必须建立完备的合作机制,确保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高效协同,降低伙伴间潜在的交流沟通成本,并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推动共生生态的良性发展。
其次,保障综合能源服务技术经济性与安全性。综合能源服务是面向客户的市场化行为,通过市场引导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因此以经济性为基础的价值创造及客户自主选择是发展及推广的必要条件,而提高综合能源服务技术成熟度是推动技术经济性,进而推动综合能源服务走向实践的根本手段。此外,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与综合能源的进一步融合,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将成为能源供给全新的不稳定因素,用户隐私保护也将被日益重视并成为综合能源服务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已开展或正在开展诸多综合能源服务实践,围绕“泛在电力物联网+综合能源服务”的良好生态逐步建成。未来,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连接及共享功能,将为政府洞察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变化提供便利的入口,有望进一步实现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的即插即用,并最终切实服务于能源革命及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王晓晨、徐沈智供职于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陈迪为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