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5月27日 星期一

“碰钉子”碰出“好点子”

■牛小科 杨静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5月27日   第 24 版)

  碰钉子,有时竟能碰出“好点子”。潞安集团漳村矿运输科的苏彦斌就因为一次碰钉子,创新推出了一项“小改小革”。

  春节后的一天,苏彦斌例行到基层队组走访调研,运搬队自然是必去的队组之一,可刚一去,就碰了一鼻子灰。

  苏彦斌来到队组,简单交流后随即问道:“咱们队组这段时间有啥困难和问题,我们会尽力帮助队组解决。” 谁知话音未落,人群中就有人小声嘀咕:“解决啥呀?转一圈回去吧”“要解决问题,早解决了,那单轨吊的问题说多少回了,都没听个雷声”……伴随着小声嘀咕的,是队组大部分成员的默不作声。

  可刚才几个人的嘀咕,苏彦斌却听见了,他想着无论如何也要问个明白,便再次清了清嗓子:“刚才后面那个师傅,您能不能大点声,别藏着掖着,您不说咱也解决不了呀。”

  一听苏彦斌这样说,单轨吊司机索性开了口:“咱们队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单轨吊运输物料,但运输过程中,单轨吊起吊梁遮挡视线,加上井下巷道照明条件限制,以及单轨吊道岔安装位置过高等原因,每次通过道岔时主司机都无法准确判断道岔的通断情况。这时我们的惯例做法是,在道岔前30米减速停车,副司机下去检查道路走向,才能继续行走。现在井下巷道多,单轨吊交叉点也多,机车频繁启动停车,严重制约了运输效率。”

  这名司机陈述的过程中,苏彦斌认真倾听,其实这个问题他最近正在琢磨,正好借此机会成立一个攻关小组,将其解决。

  苏彦斌对单轨吊司机的问题表示了接受,并将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进行了交流。随着交流的深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开始了“建言献策”,苏彦斌一一记录了下来,以便回去重新整理,将有用的建议拿出来实践。

  接下来的一个月,苏彦斌成了运搬队的常客,成了单轨吊司机的朋友,他常常蹲在队里,盯在单轨吊运行路线现场,不是和技术人员讨论方案,就是在现场实地调研方案的可行性。

  他注意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给单轨吊安装一双“眼睛”,也就是制作机械式单轨吊道岔指示器。这双“眼睛”通过螺栓固定于道岔框架外侧,还要便于主司机观察,通过机械连杆与活动轨接触触发,实现挡板运动,道路接通时显示绿色反光板,道路断开时显示红色反光板,达到主、副司机不下车即可准确判断道路通断的目的。

  经过多次反复的推翻重来,以及反复的实际验证之后,“机械式单轨吊道岔指示器的研制与应用”项目在实际运用中得到了检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在漳村矿2019年一季度小改小革评审中获得好评。

  单轨吊司机张师傅最有发言权:“这个改变看似很小,但解决的问题却很大,现在跑一趟比过去节省了20分钟,效率大大提高了。”

  说起这个项目的成功,苏彦斌开起了玩笑:“多亏了那次‘碰钉子’,要不然这个项目还在脑子里搁着呢。”

  (作者供职于潞安矿业集团漳村煤矿)

钢筋女将“小燕子”(海外故事汇)
“碰钉子”碰出“好点子”
矿区槐花香
门前枇杷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