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3月11日 星期一

早春时节二月兰

■程广海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3月11日   第 24 版)

  在北方农村,乡下田间的野菜有许多种,早春二月时,与荠菜差不多一起发芽、开花的要数二月兰了。只是人们热衷于荠菜的香气和美名,很少有人注意到二月兰,更不知道这种开着淡蓝色小花的植物,其实也是一道不错的野菜呢!

  以前,北方人冬天很少吃到新鲜蔬菜,早春的荠菜就显得很诱人,田野间到处可以看到挖荠菜的人。小时候,一开春,我因贪玩和嘴馋,总会缠着母亲到田间挖荠菜。母亲不紧不慢,拉着我的手说:“带你去挖比荠菜更好吃的二月兰。”

  二月兰又叫菜子花、紫金草、诸葛菜,因农历二月前后开蓝紫色花,故称二月兰,它对土壤光照等条件要求较低,耐寒旱,生命力顽强。传说诸葛亮率军出征时,见一种称为“蔓菁”的菜,从老农口中得知此菜浑身是宝,叶子和茎都能吃,吃剩的还可制成腌菜,于是命士兵广种“蔓菁”。后来世人为纪念诸葛亮,将这种菜称为诸葛菜。

  二月兰开在山坡低处、夹杂在树林和野草之中,几乎没有被村里其他人发现过,唯有细致的母亲找到她们。等我上大学后才知道,二月兰是草本宿根多年生植物,多生长在偏僻的沟渠、树林、山坡处,不用心去寻,是很难发现的,怪不得母亲每次带我挖二月兰总是要跑很远的路。

  母亲带我去的是离家五里路的一个叫西洼的地方,旁边是一大片杨树林和槐树林。早春的二月兰,茎已有十多厘米高了,茎的最顶部,小小的淡蓝色花蕾,微微呈现一点紫色。母亲说,这是二月兰最鲜嫩的时候,在这之前,虽然有刚刚冒出小小的细芽,掐掉吃太可惜。如果再过三五天,花蕾变成紫色,虽也能吃,却少了鲜嫩。若等二月兰开过花,就不能清炒了,只能用沸水焯过包大包子吃。

  挖二月兰比挖荠菜容易多了,只要找对了地方,每年都可以“光顾”。比如早春的西洼,总能看到大片大片的二月兰,我和母亲专挑肥大的掐掉,一会儿功夫,就掐满了整个篮子。

  回家后,母亲择掉夹在二月兰上的草、树叶或松针,再把茎底部老的地方掐掉一些,用清水洗过备用。之后,母亲切点姜末和蒜末,等锅里油温热了,急火快炒,噼里啪啦上下翻炒,即可出锅。看着那碧绿碧绿的颜色,吃到嘴里先是微苦,然后一阵浓郁的香味包裹味蕾,那鲜美是任何野菜也无法比拟的!

  每到这时,父亲总会不解地问:“你们这是在哪儿挖这么多这玩意儿啊,咱村里我没看到别人家有挖这个的啊?”母亲忙着盛菜,头也不抬:“尽管吃吧,就不告诉你!”

  季羡林先生在他著名的散文《二月兰》中,描述了对二月兰的喜爱之情。而我更喜欢宗璞先生的散文《花的话》中的描写:“忽然间,花园的角门开了,一个小男孩飞跑了进来。他没有看那月光下的万紫千红,却一直跑到松树背后的一个不受人注意的墙角,在那如茵的绿草中间,采摘着野生的二月兰。”二月兰从不争艳,生长在不起眼的角落,不被人注意,但她的芬芳和恣意生长的灿烂,包含着生命朴素的能量。

  母亲退休后,跟我住在县城,每年早春时节,最忘不掉的就是二月兰。县城附近的周边田地里都没有二月兰,母亲都让我回老家挖一些回来。今年春节,我回乡祭祖,才知道生长二月兰的那一大片西洼地已经被一家企业征用了,那块曾经有着一大片杨树林和槐树林、曾经在早春的寒风中开着淡蓝色的二月兰,到哪里再去寻觅!所以,知道母亲最爱二月兰,我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她。

  (作者供职于兖矿集团第一中学)

早春时节二月兰
草木之春
怒江深处扶贫人(扶贫人与事)
静嗅梅香便成春
竹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