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西北LNG价格大挫6%,日跌200-600元/吨,跌破4000元大关。
事实上,进入10月下旬以来,LNG价格就持续下跌,LNG接收站储罐液位高挺。为何市场并未出现去年供不应求的火爆现象?
这与大量进口LNG支持保供和管道互联互通紧密相关。
从今年4月起国内就开始准备保供工作。一是天然气增产。虽然开发资源有限,但增速仍在10%以内。二是LNG进口充足,“补充”到位。
“今年LNG进口较大,鉴于去年天然气供应紧张的问题,今年无论是管道气供应还是进口LNG供应都比去年准备充分。”卓创资讯天然气分析师国建说。
2017年开始,我国天然气消费不断增加。尤其是进入供暖季以后,由于“煤改气”大面积铺开效果显著,天然气供需矛盾再次凸显,供应压力陡增。各企业不得不加足马力保证供应,同时加大进口,以保障我国天然气消费需求。
中宇资讯数据显示,1-10月,进口天然气7206万吨,同比增长33.1%。其中进口LNG由于操作灵活,进口LNG船期安排密集,粗略估计11月进口LNG 565万吨,同比增长39%。其中京津冀鲁接收站的LNG进口量达287.4万吨,占比超过一半。但是今年管道气供应充足且LNG终端需求有限,因此造成目前进口多,需求不足的局面。
整体供应充足的情况下,LNG起到的调峰作用不比去年,气价不易攀高。若价格再次走高也是因局部供应的短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刘毅军对记者说。
为更好地应对年底用气高峰,加大进口以缓解国内供给压力成为主要手段之一。日前出台的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有助于刺激相关企业加大天然气进口力度,随着供给的增加,天然气冬季保供压力也将缓解。
此外,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特别是陕京管道输气量增加、“南气北输”、 “西气东输”都为天然气高效注入发挥作用。
截至目前,陕京管道系统今年累计输气402.09亿立方米,首次突破400亿大关。作为北方地区供气的主力,陕京管道系统承担着北方六省市的保供任务,今年计划输气量达到447.85亿立方米,比去年增加61.3亿立方米;用于供暖的天然气占全部供气量的38%至47%,是所有用气中占比最高的部分,供暖季天然气使用量占全年总气量的70%以上。
与此同时,今年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工程”之一——中石油大港油田滨海分输站与中石化LNG互联互通工程正式投运;同时,该分输站与中海油LNG互联互通工程也已完成天然气置换。这意味着,“三桶油”三大天然气管网在滨海新区实现互联互通,可增强资源调配灵活性,破解天然气基础设施输送瓶颈,保障京津冀及整个华北地区冬季天然气供应。
“由于今年组织充分,供气量充足,因此价格敏感性不大。”,刘毅军说,“在需求方面,由于‘煤改气’增量有限,因此作为补充渠道的LNG也未能像去年一样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