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重挫核电产业,进而导致核能重要原料铀成为表现最差的大宗商品,其价格从2011年的73美元/磅高位暴跌74%,至2016年历史低点19美元/磅。然而,在全球两大铀生产商相继减产、澳大利亚有望松绑铀矿开采、印度等国积极推动核电站建设等多方利好因素影响下,铀正在成为今年大宗商品市场最令人意外的“黑马”,眼下价格已经上升至两年半以来最高水平。
铀价接近29美元/磅
路透社汇编数据显示,11月2日,铀价达到28.75美元/磅,是2016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铀成为2018年表现最好的大宗商品之一,价格较4月低点上涨近40%。4月中旬,铀价在20美元/磅的低位徘徊,8月底升至26美元/磅,眼下接近29美元/磅。这样高歌猛进的态势,似乎意味着核电产业正在进入新一轮成长期。
铀价接连几个月跳涨主要是受到全球两大铀生产商减产以及进入现货市场影响。《金融时报》11月5日报道称,全球最大上市铀矿生产商和铀交易商加拿大卡梅科(Cameco)公司为了履行长期销售合作,正在从现货市场大批购买铀资源。全球最大天然铀生产商哈萨克斯坦国有铀矿公司(Kazatomprom,以下简称“哈国铀”)即将上市的消息也提振了铀价。
德国布伦伯格银行(Berenberg Bank)指出,卡梅科公司在2019年底前至少还需要在现货市场购买900万至1100万磅铀资源。哈国铀则将以全球存托凭证的形式在伦敦证交所和哈萨克斯坦证券交易所两地上市,至多出售25%的股份,预计筹资6亿美元。
分析认为,鉴于多年生产过剩的情况,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铀资源,过去4年铀价保持在40美元/磅以下。眼下,卡梅科公司和哈国铀已相继宣布减产,供过于求的局面即将结束。
卡梅科公司1月下旬曾宣布,旗下位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的全球最大铀矿McArthur River停产10个月,该铀矿产量占全球铀总产量的11%。7月,该公司再次宣布,将“无限期”延长McArthur River铀矿的关闭时间。
哈国铀则确定从今年开始的3年内减产20%。卡梅科公司和哈国铀的减产举措导致全球铀年供应量减少16.5%,但减产后的价格走势却较为“喜人”。
哈国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经过长期价格低迷和供过于求的阶段后,铀供应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转变。传统的由生产成本决定的长期合同,有一大部分已经在2005至2012年间结束。当前,取决于市场供求情况的现货合同,正在盛行。
有分析师指出,当前已知的铀长期合同最晚将在2020年代初期结束,越来越多的公用事业公司开始倾向于签订中期或现货合同。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不少投资基金已重新押注铀价回升的市场前景,两大铀生产商减产对铀价影响不可低估。
多因素促铀重回牛市
专注于矿产和贵金属的研究分析机构Palisade Research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铀市在经历多年熊市之后即将翻身。一方面,供应量显著下降促使需求稳中回升;另一方面,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政策走向也释放出了铀重回牛市的信号。
印度和沙特两国近来均在核能领域动作频频。《印度时报》消息称,印度和俄罗斯10月中旬签署了一项扩大民用核能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两国将在印度投建6座新的核反应堆。
《海湾新闻》消息称,沙特首座核研究堆奠基仪式于11月5日在首都利雅得举行,这个核研究堆设计遵循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标准,设计使用丰度为2.1%的二氧化铀,预计2019年年底前竣工,旨在助力沙特核工业研究和技术快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可能成为铀价上升的最大推手。澳大利亚虽然是铀资源大国,但铀矿开采政策却极为严苛,该国可能松绑铀矿开采政策的消息,提振了市场信心。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新闻网(ABC News)援引澳大利亚矿产委员会(Minerals Council of Australia)最新报告称,澳大利亚铀矿开采活动受到上世纪70年代法规的限制,“过时的”的政策机制导致数十亿澳元和数万个工作岗位被“耽误”。鉴于2000年生效的《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案》(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ct 1999)即将于明年重修,呼吁将其中“对铀的歧视”删除。
据了解,澳大利亚现行铀矿开采政策,要求在严格遵守预防核扩散的国际协议前提下进行铀开采和出口。但事实上,上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已经将铀矿开采视为“特殊风险行业”,予以了极其严格的监管。2019年,澳联邦政府将对《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案》进行第二个10年审查,这为消除该国铀工业障碍创造了机会。
数据显示,全球已探明铀储量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哈萨克斯坦和南非这四个国家。其中,澳大利亚拥有全球近1/3的铀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产量仅占全球总产量的10%,逊于加拿大和哈萨克斯坦。有分析师指出,如果澳大利亚将铀产量占比从目前的10%提升至30%,到2040年仅铀工业就能为澳大利亚贡献100亿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