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

生命接力

徐益群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10月15日   第 24 版)

  经历了长达5个小时捐髓手术的田登峰,平静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输出306毫升造血干细胞后,微笑着的脸庞无法掩饰他的疲惫和憔悴。42岁的田登峰已不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了,自入院以来,每天早晚都要注入的一针动员剂让他全身酸痛。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保证捐髓质量,他拒绝使用任何镇痛药,就这么挺过来的。”

  床头的鲜花,在素净的病房中显得分外娇艳。面对大家的关心和询问,田登峰只是憨憨地笑:“其实真没什么,就和普通献血差不多,希望受捐者能早日康复。”

  田登峰是如东协鑫环保热电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运行二值值长,也是一名协鑫阳光志愿者。2015年4月,他在参加公司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中了解到中华骨髓库,当即报名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行列。今年3月,一个陌生电话带来了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的HLA初次配型相合的消息。田登峰起初有点儿懵,随着对方准确报出了自己献血日期等信息,他记起了三年前的承诺。“挺意外,也挺激动。” 田登峰知道,非血缘关系配型成功的概率大概只有几万分之一到十几万分之一。“有机会挽救一个生命,我是幸运的!”

  捐髓,在医学上称作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挽救血液系统患者特别是白血病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之一,已在全球得到了广泛运用。然而,对捐髓的误解让田登峰的父母为儿子的健康深感忧虑。田登峰是孝子,既要践行承诺,又要安抚老人,他和懂医的妻子一道,反复做工作,告诉父母捐髓不是“抽骨髓”,只是采集血液,分离提取造血干细胞,其它血液成分还会回流到体内……打消了家人的顾虑后,他坚定地走进了医院,遵照医嘱积极准备,调整身体状况。

  田登峰准备捐髓救人的消息引起了同事们的关注,大家为他加油鼓劲,也悄悄为他捏把汗。在很多人眼里,田登峰是个低调而勤勉的人,不善言辞,埋头工作,十余年间,毫无保留地悉心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带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徒弟,也获得过不少集体和个人荣誉。他的爱心和勇气成了大家经常谈论的话题,同事们都从他身上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但田登峰不愿多谈,如往常一样认真工作。

  捐髓当天,田登峰做好所有准备,走上了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手术床,陪伴他的,是妻子饱含深情的鼓励。导管插入了田登峰两条手臂的静脉,血浆一点一滴地输入了置于血细胞分离机上方的采集袋中。时间,因为他始终从容的微笑,始终坚定的目光,似乎走得并不太慢…… 

  (作者供职于如东协鑫环保热电有限公司)

百丈飞瀑藏电站
生命接力
埋骨高原恋热土
细辨同音字(一)(杂谈文字功)
矸石山变光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