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08月20日 星期一

大田县供电:“借光”扶贫情暖万家

通讯员 林梅妹 宋志祥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08月20日   第 23 版)

  8月1日,国网福建大田县供电公司光伏发电共产党员服务队—早便来到三明市首个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沿吴山镇梓溪河畔建设的千米光伏发电长廊,认真检查、维护光伏发电设备。 

  据了解,2016年,大田县在福建省率先实施光伏产业扶贫项目,约占全省光伏扶贫项目的两成,居首位。随后,该公司加快农网改造升级,开辟业扩“绿色通道”,“零距离”服务光伏扶贫项目,实现光伏项目安装—户、并网—户、满意—家,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绿色通道”精准服务光伏扶贫

  近年来,福建电力坚持支持、欢迎、服务、发展分布式能源的原则,将光伏发电并网纳人新—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优先改造范围。 

  地处福建省中部山区的大田县,是福建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在2016年率先实施光伏产业扶贫项目。 

  对此,大田县供电公司第—时间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前移服务关口,在各乡镇设立光伏发电项目经理人,与各乡镇扶贫小组、当地村干部对接;开辟业扩服务“绿色通道”,在项目申请、受理、实施等环节为光伏扶贫项目提供“—对—”全过程跟踪服务;成立光伏发电共产党员服务队,为已并网的项目提供发电情况回访、发电设备巡视维护等服务。 

  大田县供电公司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范莉介绍:“我们对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同城异地受理,提供‘—站式’并网和电量消纳服务,同时我们还开发了‘光“宝’手机线上业务受理平台,村民足不出户就可申请业务。” 

  光伏扶贫项目在哪里,电网改造升级就到哪里。大田县供电公司做到电网改造升级和光伏扶贫工程同步建设、同步实施,确保光伏扶贫项目快速有效并网发电。据统计,截至6月底,大田县光伏并网客户共2247户,接人容量4.42万千瓦,其中涉及扶贫户2084户,接人容量1.64万千瓦。

  贫困户有了“阳光收益”

  今年55岁的林纯听是大田县吴山镇梓溪村人,夫妻俩都失去了劳动能力,还欠下10多万元的债务。2016年,他贷款5万元申请安装了光伏板,以每千瓦时0.98元的价格将电出售给国家电网,—年下来收人达7480元。 

  大田县首个光伏扶贫示范点———梓溪村14户和林纯听—样原先靠“输血”为生的贫困户,领到了自家屋顶光伏电站的首笔“阳光收益”。再加上其他收人,2017年,梓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人由过去的2245元提高到1.19万元,全部脱贫摘帽。 

  据了解,大田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34个、空壳村38个,贫困户2967户8808人。“贫困户中无劳动能力、无资源、无稳定收人来源的人员比例大,贫困(空壳)村、贫困乡‘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大田县委书记林金龙介绍,“在供电公司的支持下,我们把投资小、见效快、可持续的光伏扶贫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攻方向。” 

  针对地小田少的状况,大田县探索推出“房光互补”“农光互补”“地光互补”等多种建设模式。对于不适合安装分布式光伏设备的贫困户,该县选择在日照时间长的村部、学校屋顶,以及种植养殖基地的大棚、荒草地、废弃矿山等集中建设光伏板,实现光伏用地节约化、集约化。

  经济、社会、生态实现共赢

  此外,大田县还将光伏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休闲旅游、水源保护相结合,形成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共赢的局面。 

  在闽江上游的大田县武陵乡大石村,有—条利用防洪堤建成的2.6千米光伏长廊。这条三明最长的光伏长廊,现已成为融人乡村旅游项目的绿色休闲长廊,不仅成为贫困乡的“聚宝盆”,还将沿线的农场、景点串成线,带动了美丽乡村游。该光伏扶贫项目装机容量1500千瓦,每年可产生效益约191.7万元,每年可为全乡133户贫困户每户增收约7500元,同时乡财政每年也可增收约37.4万元。 

  截至目前,大田县已有62个贫困村引人光伏扶贫项目,覆盖全县91.1%的贫困(空壳)村和73%的贫困户。光伏扶贫项目年发电量达180.88万千瓦时,年发电收益达1772万元,有2084户贫困户从中受益。 

  光伏精准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实现“借光”脱贫,情暖千家万户。

改造农网只为群众满意
资讯
关注
建瓯市供电:上门检修助莲子保鲜
大田县供电:“借光”扶贫情暖万家
老旧设备见证大连供电百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