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07月30日 星期一

防城港有个汪勇班(关注)

特约通讯员 吴云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07月30日   第 28 版)

  “微笑是语言,文明是信念,安全是追求,力争打造标杆班组。”这是获评2017年度电力建设领域安全管理一级成果的中国能建华东建投安徽电建二公司“华龙一号”示范工程机械化队汪勇操作班(以下简称“汪勇班”)的“座右铭”。

  习惯养成来自制度

  由于核电建设具有特殊性,必须做好班组建设标准化,从班务管理抓起。

  走进班组间,整齐划一的桌椅、指定摆放的茶杯、标识清晰的工具袋……各占其位,犹如“军营”般整齐划一。“‘惯性管理’就是要潜移默化地养成标准作业的习惯。”退伍军人出身的班长汪勇说。一次,现场通道临时孔洞施工,塔机司机小李忘记交代,到地面后又主动爬回70米高的操作室重新交班,这种自发安全管理意识,就来自平时班组的“惯性管理”。

  习惯的养成需要固化。“用作业工序‘五步法’,不间断开展各项制度和作业指导书专项培训,形成固化的学习管理机制。”为此,“汪勇班”建立了安全施工条例抽查机制,不合格的坚决不准上岗。

  此外, “汪勇班”还创新机械设备管理,建立了机械二维码信息管理库,一改以往专人巡查“走马观花”的状况,做到了信息透明、责任明确。

  改掉坏习惯一点儿不含糊

  “平板车车身长,转弯时压到路牙,不是常事吗?太小题大做了吧!”运输车司机曹伟曾经对“车辆运输时严禁压到路牙线”的要求不理解。

  “核电施工管理制度容不得半点商量,必须严格执行!”直到现在,他还忘不了当时师傅们严厉的面孔。

  为了帮助曹伟“改掉坏习惯”,“汪勇班”的师傅们专门在场地上画线、放杆,跟踪监督和指导。现在,他已经是一名优秀的运输车司机了。

  “核电施工再谨慎也不过,所以把功夫下在平常,做好危险源辨识、隐患排查治理、作业行为管理及控制,落实风险预控。”汪勇说,“我们还利用‘HSE可视化教室’详细解读核安全规范、设施、器具,坚持‘可视化、专业化、常态化’教育方式和‘导师带徒’教育机制,让员工沉浸在‘教一教、练一练、比一比’的情景式教育中。”

  团结进取树示范标杆

  “汪勇班”团结进取的工作氛围也为巧解难题注入了力量。

  “班长,5号塔机的光线被档住,不能吊装了。”一天深夜,随着基础和密集绑扎钢筋的增高,部分区域塔吊作业出现了视线不清的状况。

  “难不成要用荧光棒?”安装大灯、地灯等整机方案相继宣告失败后,汽车吊驾驶员张书杰的一句玩笑让大家茅塞顿开——“对对对,就是交警用的那种电动荧光棒。塔机转向上再装个大灯跟着荧光棒!”“还可以再升级一下,塔机起重臂上安装光源。”随着荧光棒和塔吊灯带一起使用,塔机夜间施工问题被顺利解决。

  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创特色。自建班以来,“汪勇班”从未发生一起事故,机械设备完好率、使用率均在90%以上,全面配合起重机械安装、拆除24台次,管理、维护现场机械设备43台次,完成材料、设备卸车3.5万余吨,配合混凝土泵送27万立方,货物场内倒运、设备运输及吊装作业“零投诉”,现场配合服务满意度95分,曾获2017年度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年度先进班组”称号,班组所在的机修车间曾获“华龙一号”示范项目“5A级精品示范区域”。

防城港有个汪勇班(关注)
35年,记录最美的坚守(初心能见)
中国能建获中国政研会优秀研究成果奖(资讯)
甘肃院开展甘特图管理普及活动(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