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的“海洋石油301”船管理团队近日成功运营中国首艘3万方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创造了全球首次LNG运输船用作浮舱并进行船对船过驳的历史纪录,在推动东南亚LNG清洁能源使用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制造”开多个行业先河
“海洋石油301”船是我国首艘高度智能化的LNG运输船,兼具LNG船舶加注及FSU(浮式储存装置)功能。2013年,“海洋石油301”船在江南造船厂开工,全船划分为150多个分段,并同时建造。整个团队勇于创新,坚持高标准,最终换来100多万人工时安全无事故,首次将双燃料主机、中压发电系统、全回转舵桨三大独立设备整合,取得双燃料电力推进技术及超大独立C型货舱建造技术的重大突破,开发出全球首艘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型3万方LNG运输船。
“孩子”出生了,上户口却遇到了困难。“此前,我们还没有办理过这种船舶的资质……”这是一个曾经困扰“海洋石油301”船团队的关键问题,只因国内尚且没有此类LNG船运营资质审批办理的先例。
让团队负责人周斌印象最深的是营运证终极办理。在2015年5月5日至5月16日短短11天时间里,他往返广州、深圳、上海、阳江等地,累计出差旅程达8000公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积极申报,“海洋石油301”船成为国内首批获得沿海及长江中下游LNG运输资质的船舶,被交通运输部列为试点示范项目。2016年,该船研发建造团队获得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成功走向海外市场
“距离配套项目投产还有一段时间,怎么才能不浪费这段时间?”2015年5月,“海洋石油301”在船厂建造完毕,LNG船务公司经理刘连进发动全员开辟市场。
“新船是无限航区!”有人马上想到了海外市场。
经过长达半年的跟踪,团队把印尼LNG浮舱项目作为主攻对象。在市场调查中,团队发现国内只有大连一艘小型LNG在建,最早也要8个月后才交船;国际2月份成交价在3.5万美元;印尼方项目还有3个月就要投产……
“双赢才是当前经营的最佳理念。”“海洋石油301”船管理团队勇于创新,一口气解决了税费、交还船、航行区域、船岸兼容等一系列问题。
2015年11月6日,合同终于敲定。团队以高于国际市场的租金成功将“海洋石油301”期租至目标港,使之成为全球首艘充当浮式储存装置的LNG运输船。
努力贡献绿色价值
LNG运输船的货物为零下162℃的低温液体,而赤道附近的室外年平均温度维持在30—33℃左右,实施作业面临巨大的温差考验,这对船舶管理及操作提出了极高要求。
“海洋石油301”船团队攻克重重困难,顶着赤道区域高温,在热带海洋高湿与高盐环境中坚持作业,最终解决了LNG货物蒸发器处理、船对船过驳等近十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团队还组织开展了大量的专业技能培训和严苛的技能比武,不断刷新安全作业的时效纪录。
项目实践推动了行业规范的发展,中国船级社以“海洋石油301”为研究实例,在2016年发布全球首部LNG运输船兼作浮式储存装置实施指南。2016年6月,印尼总统佐科·维多亲自考察该项目,推动了该LNG应用模式在印尼乃至其他国家的应用。
“开始冷管作业!”随着船长肖程达一声令下,“海洋石油301”船新一天的作业又开始了。长年奋战在外的“海洋石油301”船团队不仅为国家创收了外汇,还极大提高了我国石油公司在国外的知名度以及话语权,在东南亚乃至世界树起了中国LNG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