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04月23日 星期一

6万吨LNG 5分钟内全部认购

LNG保供预售交易获市场认可

■本报实习记者 李玲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04月23日   第 14 版)

  4月18日,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销售分公司首场LNG保供预售交易专场活动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启动。

  记者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获悉,当日挂出的9万吨LNG通过竞价全部成交,其中上午的6万吨(7月交货)成交价为3380元/吨—3390元/吨,最大单笔成交量12000吨,最小单笔成交量500吨。下午的3万吨(11月交货)以4200元/吨成交27950吨,以4210元/吨成交2050吨,最大单笔成交量1000吨。

  “这次活动比较顺利,参与的用户都很积极,上午挂出的6万吨整船LNG仅5分钟就被全部认购。”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浙江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郁俏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燃宏大能源贸易有限公司是此次预售交易成交量最大的企业,累计购买了3万吨LNG,其中2万吨将于7月份交货,另外的1万吨11月交货。该公司副总经理齐亚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预售保供的模式创新性地发挥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对冬季保供作用很大。

  成交量仅次于中燃宏大的浙江博臣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国晟也向记者表示:“目前LNG行业的市场交易仍是短期行为,缺乏长期考虑,中海油这次的预售交易着眼于冬季保供,对整个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所以我们积极参与。”

  整体而言,本次预售成交价格比去年同期实际成交均价低200元/吨以上。参与竞价企业共12家,其中11家成交,总计成交21笔。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LNG保供预售交易是天然气市场化交易模式的一项创举,对整个能源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记者获悉,为平稳有序实现冬季保供资源预售,今年以来,中海油充分发挥自身在现货和中长协资源池方面的优势,在落实国家市场化改革号召,提供市场化保供手段的同时,进行天然气基础设施开放先期试点,为对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直接渠道。

  对于今冬天然气供需形势,齐亚龙表示:“经历了去年的严重‘气荒’,我们认为至少在2019年之前,天然气供应都将偏紧。” 徐国晟则指出,今年的市场将更加重视稳定供应,而不是短期谋利。“虽然煤改气仍在持续推进,但考虑到气源供应,各方应该会比较审慎。”

  据悉,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将联合中海油,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推出更多合约试点,为今后进一步开放LNG接收站打下基础。据郁俏琰透露,中海油下一步将积极策划8月份的预售交易活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李健近日也在公开场合指出,将尽快推出管道气的预售交易。

中海油为浙江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资讯
塔里木油田累计生产油气当量突破3亿吨(关注)
磨溪龙王庙组气藏累产天然气突破300亿方(图片新闻)
LNG保供预售交易获市场认可
思考天然气市场化配置中国特色的“小窗口”(观点)